嗜酸性脓疱性毛囊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皮肤病性病诊疗手册》第414页(1190字)

本病是以反复发作的毛囊炎性丘疹和脓疱,伴有病变组织中和外周血嗜酸性白细胞增多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病因不明,可能与病灶感染有关,也有人认为是对某些金属的过敏反应。

〔诊断要点〕

一、多见于男性青壮年。

二、好发于面部、躯干、上肢伸侧。

三、皮损为毛囊性红色丘疹或脓疱,周围有红晕,多表现为丘疹顶端有脓疱。呈群集性分布,可形成红色斑片,病变中心丘疹消退后有少量鳞屑和色素沉着,而边缘又有新起丘疹、脓疱,逐渐向周围扩展。掌跖部类似掌跖脓疱病。

四、部分病人过去或目前患有痤疮、脂溢性皮炎或湿疹等。

五、病程慢性,反复发作,皮损伴有轻痒,重者可伴周身不适。

六、周围血嗜酸性白细胞明显增多。

七、脓汁细菌培养阴性。

八、病理变化 毛囊及周围表皮内可见以嗜酸性白细胞为主的浸润,并可引起海绵水肿及以嗜酸性白细胞为主的脓肿。真皮血管周围也有同样的细胞浸润。

〔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脓疱疮、体癣、疱疹样脓疱病和脓疱性银屑病等相鉴别,本病虽出现脓疱,但查不出细菌或真菌,不伴全身症状,血中及病变组织中嗜酸性细胞明显增高,故不难与这些疾病鉴别。

〔治疗〕

一、一般治疗

认真查找有无慢性感染性病灶,并给以积极的治疗;有无金属牙套或其他引起过敏的金属,进行相应的处理。

二、全身症状

(一)氨苯砜 开始25毫克,日2次口服,以后增至50毫克日2次~3次口服。

(二)消炎痛 25毫克日3次口服,控制症状后减量维持。

(三)皮质类固醇激素 强的松每日30毫克~40毫克,分次口服。

(四)雷公藤多甙 20毫克~30毫克,日3次口服,病情控制减量维持。

三、局部治疗 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剂外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