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党建物质载体的创新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上海人民出版社《新世纪党的基层组织工作实务手册》第784页(1837字)

社区党建缺乏物质保障,在许多方面就会显得空泛无力。针对社区党建基础薄弱与物质条件不充分的矛盾,努力建设新的物质载体,充分利用辖区内单位的各种资源,实行优势互补。不少区委、街道建设起社区工作基地,作为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物质载体。通过政府预算拨一点,街道创收出一点,社会各方募一点的办法,筹集社区建设和活动资金,同时根据自愿互利的原则,积极动员社区居民和辖区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各自所属的场地、设施、技术和专门人才,有偿或无偿地为社区服务,逐步把社区文化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求助中心和社区培训中心等服务设施建立起来,并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充分发挥活动基金和服务的作用,以解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中的各类问题。

对区一级来说,为了使街道党工委能有效地完成肩负的各项任务,必须加强街道一级的财力。如完善街道的财力机制,按照事权与财权相一致的原则,区财政对街道上缴的区级财政收入全额返还;增加对居委会的经费投入,保证居委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实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调节各街道之间的财政余缺,保证各街道能有一块较为稳定的用于社区管理、社区服务等基础性项目设施的资金投入;按照“财随事转”的原则,将区财政安排的专项经费核拨街道,实行“条费块转”。

对于街道一级来说,要建立一个与社区建设和管理需要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合理、以现代企业制度为管理模式的、兼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社区经济体系。社区经济的大力发展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为吸纳由于产业结构调整从企业分流出来的剩余人员创造了条件。社区经济的发展对于建立全社会的综合服务体系,实行专业化的社会服务,方便居民社区生活发挥了重大作用。现在一些社区建立了“社区服务一条街”,开设净菜配货、纯水收送、家电维修、缝纫洗熨、水电安装、钥匙修配等项目,不仅使社区经济的规模得到扩张,而且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完善的生活服务。同时社区经济的发展也使社区政府的财政能力大大加强,有利于社区建设的顺利开展,如社区管理、居委办公、社区文体活动场所、老年服务中心等社区事业,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光靠上级财政拨款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繁荣的社区经济做基础,这些社区管理和服务都将难以为继;当然,从更宏观的角度来讲,社区经济的发展也为整个城市经济作出了贡献,社区中各类经济成分通过参与社会化生产分工,为城市经济的运转提供了协作和服务。有的社区针对市民手中拥有空房需要调配的情况,支持和促进企业化的市场中介机构,有效地解决了社区内买房难、调房难的问题;有的社区还把一些公共项目以招标的形式承包出去,如向保洁公司招标,由保洁公司承包社区的环卫工作,凭借市场经营方式改进工作效率,为社区创造更优美的环境,这类问题是市场自发调节或政府行政调控所难以触及到的。

在创新社区党建物质载体的同时,除了要比较注重街道直接掌握和支配的一些条件外,还应当充分开发利用整个社区的资源。事实上,社区发展的各项事业都是为了满足社区内所有成员的共同需求,因此,所有社区成员不仅拥有享受社区发展成果的权利,同时也承担着参与社区发展的义务。要充分调动社区内工厂、商店、学校、各类中介组织等法人团体的积极性,让他们在社区建设与管理中发挥各自的优势,他们的教育、科技、文化、医疗、体育等设施,应当逐步向社区全体居民开放,做到社区资源社区成员共享。如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政府的财政投入是主渠道,同时也要争取社会各界和居民群众的支持。一方面可以发动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自愿出资,建立精神文明建设基金;另一方面可以适当动员广大居民群众自愿支持和参与定期或不定期的各种捐助活动,来解决发展经费短缺的问题。此外,还要充分发掘社区内的硬件设施资源,组织协调区域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的文化娱乐、体育活动等场所向社会开放,实行资源共享。再比如,为搞好社区服务,需要建立社区服务发展基金,以资助社区服务基础设施的建设、社区服务活动、社区民营福利项目,以及补贴社区服务福利机构等。社区服务发展基金的来源既包括政府财政给予的一定资助,社区经济的财力支持,但还要靠挖掘社区内部资源,如社会福利有奖募捐资金的资助,社区有偿服务收入积累的一部分,社区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社区居民的捐助,以及海外财团、社团和私人的募捐。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