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工程师实用手册

概述

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南京大学出版社《工程师实用手册》第280页(1302字)

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大量地、不断地向环境中排放污染物质,超出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及其他生物的正常生存和发展,即称为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按其污染物形态可分为废气污染、废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噪声污染、辐射污染等。

20世纪50年代由于工业迅猛发展,在世界一些地区先后发生了重大污染事件,环境污染问题才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鉴于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我国对环境保护工作十分重视。1972年中国政府在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提出了“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综合利用,化害为利,依靠群众,大家动手,保护环境,造福人民”三十二字方针。1973年召开了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制订了“三同时”制度和“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1979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84年,国家把环境保护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并制订了我国环境保护总方针——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要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做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三个统一。198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正式颁布施行。

环境污染是一个涉及社会生产和自然生态的多因素的矛盾过程。因此,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仅凭某一单项技术是不可能的,必须全面考虑各方面的因素,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指导思想,是将环境作为一个整体,根据当地自然条件,按照污染物的产生、变迁和归宿的各个环节,采取法律、行政、经济和工程技术相结合的综合措施,以期最大限度地合理利用资源,减少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用最经济的方法获取最佳的防治效果。

综合防治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

1.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在“防”字上,着重加强环境规划和管理,改进生产工艺,把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消除或减轻到最低程度。在“治”字上,着重考虑各项治理技术措施的综合运用。

2.人工治理和自然净化相结合

为了充分利用环境容量这一自然资源,节省治理投资,根据各地的环境自净能力,确定经济合理的排放标准和净化方式。

3.发展生产和保护环境相结合

生产建设和环境保护应协调发展,生产的发展应建立在对资源、能源的有效、合理利用和减轻环境污染的基础上。

4.技术和经济相结合

制订综合防治方案,不仅要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还必须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综合防治措施必须进行费用-效益分析,才能因地制宜,做到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