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乙型脑炎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针灸经验处方手册》第423页(788字)

[简述]本病简称“乙脑”,是由乙脑病毒,经蚊子叮咬传播进入血液后,在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的弥散性、炎症性病变,临床上以高热、头痛、恶心呕吐、昏睡、抽搐,甚则以休克为主要表现的急性传染病。

流行季节(6~9月),本病儿童多见。

本病有轻、中、重及暴发型之分,尤以后者发病峻急,很快进入深昏迷,及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且轻型处理不当也可能转为重型,故应及时抢救。

本病属祖国医学的“暑湿”、“湿温”等范畴。

[治法]清热解毒,祛湿除邪。

[处方]1.毫针法:①水沟、内关、劳宫、少商、少冲;②印堂、间使、曲池、后溪、商阳、少冲;③素髎、下关、外关、手三里、关冲、涌泉、太冲;④风府、风池、大椎、身柱、肩髃、曲池、外关、三间

方法:选2组处方,交替应用,留针40~60分钟,每10分钟行针1次,每日1~2次。高热抽搐加十宣或十二井穴放血。

2.穴位注射法:①大椎、曲池、阳陵泉;②陶道、外关、足三里;③天柱、风池、肩髃、风市。

方法:3组处方交替应用,用双黄连注射液每穴注入1毫升药液,每日1~2次。

[附注]针灸对本病有一定疗效。先父杨逢伦先生于1956~1959年专门在沈阳市传染病院研究针灸治疗乙脑,其经验曾发表于《中医杂志》1959年第5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