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曲霉毒素中毒

出处:按学科分类—农业科学 中国农业出版社《简明禽病防治技术手册》第94页(2413字)

黄曲霉毒素中毒是由黄曲霉毒素引起的禽畜及人类的中毒病。其主要特征是肝脏受到损害,皮肤苍白,生长发育受阻,饲料转化率低,产蛋率下降,机体的免疫应答能力降低,蛋白质、脂肪代谢障碍。急性中毒时死亡率高,肝脏变黄、肿大、出血和坏死,部分病禽的肝脏甚至发生癌变。曾报道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的动物有、鸭、火鸡、鹌鹑、雉鸡、、绵、貂、黑等十几种动物,人也曾有多起报道。

一、病因

黄曲霉是产生黄曲霉毒素的主要霉菌,此外寄生曲霉、赤曲霉、黑曲霉、棒曲霉、桔青霉、可变青霉等亦可产生少量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一种双呋喃氧杂荟邻酮衍生物,有20多种,其中以毒素B1、B2、G1和G2的毒力最强,当毒素B1在鸡饲料中每天以15微克/千克体重的剂量饲喂时,公鸡饲喂至68日龄、母鸡至82日龄时100%致癌。

容易被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霉菌自然污染并含有黄曲霉毒素的有大米、玉米、大豆、花生、小麦、燕麦、向日葵、甘薯、棉籽、胡麻、豌豆、油菜籽、高粱米、花生饼、豆饼等。当贮藏温度在30℃及相对湿度在80%以上时,黄曲霉是玉米中的主要霉菌之一,但当粮食和油料的含水量一般在13%以下时黄曲霉即不繁殖。产毒素的黄曲霉不仅引起曲霉菌病,同时也在雏鸡体内产生黄曲霉毒素,造成中毒和致病作用。

二、发病机理

黄曲霉毒素对雏鸭、雏鸡、雏火鸡等均具有较高的毒性,极易使肝脏受到损害,使机体的蛋白质、脂肪代谢发生改变,免疫应答能力降低,从而导致其他疾病的继发感染。在一定时间内喂饲低浓度的毒素就能使机体细胞免疫功能与体液免疫功能均下降,抗体产生受阻,使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加。如发生黄曲霉毒素中毒时,雏鸡、雏火鸡等对巴氏杆菌、沙门氏杆菌、支原体、马立克氏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以及对球虫、念珠菌等的易感性增高。成年鸡、鸭、鹅、火鸡等禽类的敏感性相对低一些,但长期饲喂含黄曲霉毒素含量高的饲料后也容易发生中毒。

三、临床症状

雏鸭发生黄曲霉毒素急性中毒时,离群呆立,精神委顿,衰弱无力,下痢,粪便呈水样、带泡沫的黄绿色稀便,步态不稳,倒地角弓反张而死,病程通常为3~5天。幸存者多转为慢性,生长发育严重受阻。育成鸭或成年鸭中毒时,除有雏鸭的症状之外,主要表现为生长不良,饲料利用率低,体重减轻、消瘦,羽毛脏乱,弓背呆立,产蛋鸭的产蛋量严重下降甚至绝产,平均蛋重显着减轻。

雏火鸡中毒时嗜睡,离群呆立,食欲减退,生长发育严重受阻,消瘦,双翅下垂,脱毛,凄鸣,腹泻,颈脖扭曲,角弓反张,死时头向后背,脚后伸,病程约1周,病情严重者死亡率高达80%~90%。

幼鸡黄曲霉毒素中毒的症状与火鸡类似,多发生于2~6周龄。

四、病理变化

急性中毒死亡家禽的病理变化可见尸体消瘦,皮下见有胶胨样渗出物,气囊膜增厚,腹水增多;肝脏肿大,质地松脆,颜色发黄,有出血点和坏死灶;肾脏肿胀、充血,呈棕红色;脾脏肿胀、呈灰棕色,断面白髓明显;心包内充满淡黄色液体,心肌有出血点;法氏囊肿胀或萎缩;肠道有出血性、卡他性炎症。

慢性中毒的禽只可诱发肝脏癌变。

五、诊断与防治

1.诊断 可依据禽群的发病规律、临床表现、病理变化、饲料有无霉变及动物试验等进行初步诊断,特别应注意对饲料原料进行细致的检查与分析,而最后确诊要做霉菌分离和饲料中黄曲霉毒素含量的检测,并确定产毒型。

2.防治 黄曲霉毒素不溶于水,耐热,280℃仍不被破坏,所以水洗、加热、日晒均不能除去饲料中的黄曲霉毒素。在日常可采取如下预防措施:

(1)谷物等饲料原料收获后应尽快进行干燥处理,贮存时要保持干燥、通风、低温、防止发霉。

(2)禁止饲喂发霉的饲料,尤其是不喂发霉的玉米、豆饼、花生饼等。

(3)可在饲料中加适当的防霉剂,常用的有丙酸盐(丙酸钙、丙酸钠)、山梨酸、胆紫等。

(4)饲料库房、加工车间、输送管道、饲料槽、饮水器等要经常保持清洁。

(5)饲料加工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原料中被霉菌污染的谷粒、花生仁。

(6)由于中毒禽的粪便中也含有毒素,所以粪便要集中处理,彻底清除,以免污染禽舍和饲料槽、饮水器及水源等。禽舍、饲料仓库可用福尔马林熏蒸或用过氧乙酸喷雾消毒,以消灭霉菌和霉菌孢子的污染。

(7)治疗。目前对黄曲霉毒素中毒尚无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发现中毒时,立即停喂发霉饲料,给以含碳水化合物高、易消化的饲料,减少或不喂含脂肪多的饲料;并及早给以盐类泻剂,如硫酸镁,促使中毒家禽排出肠道中的毒素;使用保肝止血药物,并供给青绿饲料和维生素A、B、D等复合维生素,缓解中毒症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