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临床普外科手册

腹内疝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临床普外科手册》第206页(949字)

腹内脏器或网膜穿入腹内孔隙者称为腹内疝。临床较少见。常发生于腹部手术,如毕Ⅱ式胃大部切除术、乙状结肠造瘘术以后,肠管突入胃肠吻合口与横结肠系膜间的间隙或突入乙状结肠和侧腹壁间的间隙而形成内疝。此外,腹内容物经闭孔管突出,可形成闭孔疝。腹内疝主要表现为急性肠梗阻症状,容易发生肠管绞窄,往往需紧急手术治疗。

【诊断要点】

1.常发生于腹部手术如胃大部切除术或乙状结肠造瘘术后近期。

2.多为急性闭襻性肠梗阻的症状,可表现为突发性上腹部或脐周绞痛,伴有恶心呕吐,停止排便排气,病情发展较快,易形成肠绞窄和坏死。

3.体检发现腹部有手术瘢痕,可见腹胀,腹部有压痛。压痛部位因不同的内疝而有不同,胃大部切除术后的输入襻内疝以左上腹压痛明显;输出襻内疝可出现全腹压痛;乙状结肠旁疝有全腹压痛,但以下腹压痛最明显。

4.发病早期肠鸣音亢进,后期则出现腹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严重者有脉快、冷汗、面色苍白、低血压等绞窄性肠梗阻的表现。

5.腹部X射线平片可见小肠扩张积气、多发液平面等肠梗阻征象。输入襻内疝者可见残胃扩张、左上腹扩张的肠襻阴影。

6.闭孔疝多见于消瘦的老年女性,可因闭孔神经受压而出现股部和膝关节内侧的局部刺痛、麻木和异常感。直肠或阴道指检可在骨盆前壁扪到有条索感的疝囊颈部。易发生急性肠梗阻。

【处理】 腹内疝容易形成肠管绞窄坏死,故一旦明确诊断,应及早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如下:

1.对无肠管绞窄坏死的病例,行肠管复位,关闭疝出的间隙,如关闭胃肠吻合口后间隙或乙状结肠-侧腹膜间隙。

2.对有肠管绞窄坏死的病例,行坏死肠管切除、肠吻合术,同时关闭疝出的间隙。

上一篇:白线疝 下一篇:临床普外科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