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格尔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南京大学出版社《简明西方哲学手册》第168页(1409字)

【生卒】:1770-1831

【介绍】: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集大成者,辩证法大师。生于德国符腾堡公国首府斯图加特的一个绅士家庭。1780年就读于本城文科中学,1788年10月到图宾根神学院学习哲学和神学。1793-1796年在瑞士伯尔尼一个贵族家里担任家庭教师。1797年末至1800年去法兰克福任家庭教师。1801年到耶拿,任耶拿大学编外讲师,同谢林一起开课,并合办《哲学评论》。1805年获得教授职。1804年为耶拿矿物学会鉴定员和威斯特伐仑自然研究会正式成员。1807年成为海德堡物理学会名誉会员。1807年3月迁居班堡,任《班堡报》的编辑。1808年12月转任纽伦堡中学校长。1816年被普鲁士国王任命为柏林大学教授。1829年10月被选为柏林大学校长兼任政府代表。1831年被授予三级红鹰勋章。

黑格尔的哲学是直接从康德、费希特、谢林等人的哲学出发,并在对他们哲学的批判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他把康德开创的德国古典唯心主义推向了顶峰,创造了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同时也系统地发挥了他们哲学中的辩证法思想,并克服了他们的局限性和不彻底性,创造了概念的辩证法,黑格尔认为,在自然界和人类出现以前,就存在着所谓“绝对观念”,世界上的一切现象,无论自然、社会或人的思维都是“绝对观念”派生出来的。“绝对观念”从它自身的存在到创造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经历了逻辑阶段、自然阶段和精神阶段。构成黑格尔哲学体系的逻辑学、自然哲学和精神哲学,就是对“绝对观念”发展过程这三个阶段的描述。在逻辑阶段,“绝对观念”作为纯粹抽象的概念、范畴在发展转化。在逻辑阶段的最后,“绝对观念”就否定它自身,“外化”为自然界,过渡到自然阶段。人类出现以后,“绝对观念”就转入精神阶段,终于在人的身上达到了自我意识,即通过人对自然界的认识而认识到了自己。至此,“绝对观念”就从它的“异在”恢复到了自己的精神本性。因此,“绝对观念”既是主体又是客体,既是思维又是存在。这样,黑格尔就在唯心主义的基础上解决了思维和存在的同一。

黑格尔的哲学体系是唯心主义的,保守的,但却包含着丰富的,实质上是正确的辩证法的“合理内核”。恩格斯说:“黑格尔第一次——这是他的巨大功绩——把整个自然的、历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写为一个过程,即把它描写为处在不断的运动、变化、转变和发展中,并企图揭示这种运动和发展的内在联系”。(《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63页。)但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唯心主义的,是概念的自我发展,是在概念的辩证法中猜到了事物的辩证法。而他的唯心主义体系最终窒息了辩证法的革命精神。他宣称自己的哲学是人类认识发展的终极,而普鲁士王国的君主制度是最好的政治制度,是历史发展的顶峰。马克思和恩格斯揭露了黑格尔哲学的体系和方法的矛盾,并实现对他的唯心主义辩证法的根本改造,抛弃了它的唯心主义外壳,批判地吸收其合理内核,并同唯物主义相结合,创立了唯物辩证法。黑格尔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之一。

黑格尔的主要着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以及他死后由其学生整理出版的《哲学史讲演录》、《历史哲学》、《美学讲演录》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