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身肌的分布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山大学出版社《临床人体解剖生理学》第114页(4328字)
身体各个部位肌的分布如图3-18A、B所示。
(一)躯干肌
躯干肌包括背肌(muscles of back)、胸肌(muscles of thorax)、膈肌(diaphragm)和腹肌(muscles of abdomen)(图3-18A)。
图3-18 全身肌肉(A)
1.背肌 分浅、深两群,浅群多为阔肌,主要有斜方肌(trapezius)、背阔肌(latissimus dorsi)、肩胛提肌(levator scapulae),深层为竖脊肌(erector spinae),见表3-1(图3-18B)。
表3-1 背肌
图3-18 全身肌肉(B)
2.胸肌 一部分起自胸廓,止于上肢骨,称为胸上肢肌。其中最大块的胸大肌(pectotalis major)位于前胸壁的浅层,覆盖胸廓前壁的大部。主要的胸上肢肌有胸大肌(pectotalis major)、胸小肌(pectotalis minor)、前锯肌(serratus anterior)。另一部分起、止均在胸廓上,如肋间内、外肌,称为胸固有肌,见表3-2(图3-18A)。
表3-2 胸肌
3.与呼吸有关的肌肉膈和肋间肌
(1)膈肌(图3-19):膈(diaphragm)为分隔胸、腹腔的一块阔肌,向上呈穹隆状。其主要的形态特点是:周围部为肌质,附于胸廓下口,肌纤维走向中央移行为腱质,称为中心腱(central tendon)。膈肌上有三个裂孔:主动脉裂孔(aortic hiatus)位于第12胸椎体前方左右膈脚之间,内有主动脉和胸导管通过;食管裂孔(esophagcal hiatus)在主动脉裂孔的左前方,约第10胸椎水平,此裂孔有食管和迷走神经通过;腔静脉裂孔(vena caval foramcn)位于主动脉裂孔的右前上方,约在第8胸椎水平。内有下腔静脉通过。膈肌是主要的呼吸肌,收缩时膈肌下降,胸腔容积扩大,以助吸气;松驰时,膈肌穹隆上升,胸腔容积变小,以助呼气。若膈肌与腹肌同时收缩,则使腹压增加,有协助排便、分娩等功能。膈肌受膈神经(phrenic nerve)支配。
图3-19 膈肌(A、B)
(2)肋间肌属胸固有肌:包括有肋间外肌(intercostales externi)、肋间内肌(intercostales interni)、肋间最内肌(intercostales intimi)等(图3-20)。其作用为上提或下降肋骨助呼吸。
图3-20 肋间肌
4.腹肌 参与组成腹腔的前壁、侧壁和后壁。可分为前外侧群和后群。前外侧群主要有腹直肌(rectus abdominis)、腹外斜肌(obliquus externus abdominis)、腹内斜肌(obliquus inrernus abdominis)、腹横肌(transversus abdominis)、腰方肌(quadratus lumborum)。此群肌的主要功能具有保护、固定腹腔内脏器官的作用,收缩时缩小腹腔,增加腹压协助排便、呕吐和分娩。腹压增加还可使膈上升,协助呼气和咳嗽。腹肌收缩时可使脊柱前屈、侧屈和旋转,见表3-3(图3-18A)。
表3-3 腹肌
(二)头肌
头肌(muscles of head)分咀嚼肌和表情肌(面肌)两部分。
1.咀嚼肌(masticatory muscles) 包括咬肌(masseter)、颞肌(temporalis)、翼外肌(lateral pterygoid)、翼内肌(medial pterygoid)。它们都止于下颌骨,是运动颞下颌关节的肌肉,参加咀嚼运动,见表3-4(图3-18A)。
表3-4 头肌
2.面肌(facial muscles) 是起自颅骨,止于面部皮肤,分布于孔裂周围的一些肌肉,有环形肌和辐射肌两种,收缩时使孔裂开大或闭合,同时牵动皮肤,显示出各种不同的表情,主要有眼轮匝肌(orbicularis oculi)、口轮匝肌(orbicularis oris)等,见表3-4(图3-18A)。
(三)颈肌
颈肌(muscles of neck)分浅、深两群(图3-18A)。
(1)浅层有颈阔肌(platysma)、胸锁乳突肌(sternocleidomastoid)、古骨上肌群(suprahyoid muscles)、舌骨下肌群(infrahyoid muscles)等。颈阔肌有紧张皮肤降口角作用。胸锁乳突肌一侧收缩使头向同侧倾斜,并使面转向对侧;两侧同时收缩使头后仰。舌骨上、下肌群有固定舌骨和喉或使之上下移动,配合张口、吞咽和发音等作用。
(2)深层主要有前斜角肌(scalenus anterior)、中斜角肌(scalenus medius)、后斜角肌(scalenus posterior)它们均起自颈椎的横突,前、中斜角肌止于第1肋,并与第1肋围成三角形间隙,称斜角肌间隙(interscalenius space),内有锁骨下动脉和臂丛神经穿过进入腋窝。三个斜角肌双侧同时收缩可提1~2肋,协助深吸气,单侧收缩可使颈侧屈,见表3-5。
表3-5 颈肌
(四)上肢肌
上肢肌(muscles of upper limb)可分为肩肌、臂肌、前臂肌、手肌。详见表3-6(图3-18A、B)。
表3-6 上肢肌
1.肩肌 主要有三角肌(deltoid)、大圆肌(teres major)、肩胛下肌(subscapularis),肩肌配布于肩关节周围,运动肩关节,并增强肩关节的稳固性。
2.臂肌 臂肌位于肱骨的周围,分前群(屈肌群)和后群(伸肌群)。前群位于肱骨的前部,有肱二头肌(biceps brachii)等,该肌群主要功能是屈肘关节,协助屈肩关节。后群位于肱骨后部,有肱三头肌(triceps brachii),其作用伸肘关节,并使上臂后伸并内收。
3.前臂肌 包绕尺骨、桡骨,分前后两群。前群位于臂前面和尺侧,共有9块肌肉,其作用主要是屈腕关节、掌指关节和指间关节。后群位于前臂的背面和桡侧,共有10块。其作用与其名称一致,主要是伸腕关节、伸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
4.手肌 是一些短小的肌,集中配布于手的掌面,主要运动手指,分为外侧、内侧和中间三群。其中位于手掌中间部分的,包括4块蚓状肌(lumbricales)、3块骨间掌侧肌(palmar interosseous)和4块骨间背侧肌(dorsal interosseous)。蚓状肌作用是屈掌指关节伸指间关节,骨间掌侧肌使手指内收(向中指靠拢),骨间背侧肌使手指外展(手指张开),见表3-6。
(五)下肢肌
按部位可分为髋肌、大腿肌、小腿肌和足肌四部分,见表3-7(图3-18A、B)。
1.髋肌 配布于髋关节周围,起自骨盆,止于股骨,主要运动髋关节。髋肌可分为前后两群。
表3-7 下肢肌
2.大腿肌 位于股骨周围,分前、后和内侧三群。前群,其功能主要伸膝关节、屈髋关节。内侧群位于大腿内侧,此群肌功能主要是内收和外旋大腿。后群,其功能主要屈膝关节,伸髋关节。
3.小腿肌 位于胫腓骨周围,分前、后、外侧三群。前群,位于小腿前部,此群肌的功能是使足背屈和足内翻。外侧群位于腓骨外侧,其主要功能为使足外翻和跖屈,此外对足弓的维持也起着重要作用。后群位于小腿后方,分浅、深两层,浅层:只有一块小腿三头肌(triceps surae),粗壮有力,它是腓肠肌(gastrocnmius)内、外侧头和比目鱼肌(soleus)的合称,其作用是提足跟,使踝关节跖屈,另外腓肠肌还可屈膝关节;深层:此层肌可屈趾、足跖屈和内翻。
4.足肌 分为足背肌和足底肌,足背肌包括短伸肌(extensor hallucis brevis)和趾短伸肌(extensor digitorum brevis),助伸伸趾。足底肌与手肌相似也分内、外中间三群,具有协助屈趾和维持足弓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