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中山大学出版社《临床人体解剖生理学》第341页(1299字)

人类为了维持生命活动和从事各种劳动,每天必须得到一定的能量(energy)。劳动和工作需要能量,在安静的状态下,维持心脏跳动、血液循环、肠道蠕动和肺的呼吸等许多重要的生理功能也需要能量。能量来源是每天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所产生的能量。能量不是一种营养素,而是各种产能营养素在体内氧化时释放出的热能。每g蛋白质在体内可产生能量16.74kJ(4kcal),脂肪可产生能量37.56kJ(9kcal),碳水化合物可产生能量16.8lkJ(4kcal)。三类产能营养素在体内都有其特殊的生理功能又能相互影响,如碳水化合物与脂肪的相互转化及它们对蛋白质的节约作用。因此,三者在总能量供给中应有一个恰当的比例。根据我国的饮食习惯,成人各产能营养素占总能量的比例以蛋白质10%~15%、脂肪20%~30%、碳水化合物55%~65%为适宜。从事轻体力劳动的成年男性(63kg体重)每天能量推荐摄入量为10.03MJ(2400kcal),女性为8.80MJ(2100kcal)。

人体对能量的需要与其消耗应该是一致的。能量消耗包括基础代谢、体力活动、食物热效应三个方面,对于生长期的儿童青少年,还应增加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

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BM)是指维持生命的最低能量消耗,此时能量仅用于维持体温、呼吸、血液循环及其他器官的生理需要。

体力活动所消耗能量的多少与肌肉发达与否、体重、活动强度和持续时间及熟练程度、环境、气候等有关。

食物热效应(thermic effect of food,TEF)又称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pecific dynamic action,SDA),是指因摄食而引起能量的额外消耗。因为人体在摄食过程中,由于要对食物中的营养素进行消化、吸收、代谢转化等,需要额外消耗能量,同时引起体温升高和散发能量。

并非任何人在任何一天内,摄入和消耗的能量总是相等的,一般情况下,在5~7天内的摄入量和消耗量之间具有一定的关系。能量摄入不足,可导致体力下降、工作效率低下,甚至造成营养不良;但过多的能量摄入,则易造成超重与肥胖,增加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及某些癌症的发病危险。人体热量的摄入和消耗应保持平衡,见图8-1。

图8-1 能量的摄入与消耗平衡

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是衡量成年人能量摄入是否适宜的较好指标。我国正常健康成年男性的体质指数为20~25,小于20为消瘦,大于25为超重或肥胖;女性正常为19~24,小于19为消瘦,大于24为超重或肥胖。

BMI=体重(kg)/身高(m)2

上一篇:营养 下一篇:矿物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