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神经内科门诊手册》第243页(1797字)

一、嗅觉传导通路的第一级神经原

是位于鼻腔黏膜的双极细胞,它也是嗅觉的感受器。其周围突以短的嗅纤毛终止于嗅上皮,中枢突组成嗅丝通过筛板进入颅内,成为嗅神经终止于嗅球。二极神经原为嗅球内的僧帽细胞和簇状细胞,其轴突组成嗅束,在前穿质的前方分为外侧嗅纹和内侧嗅纹。外侧嗅纹进入杏仁核,杏仁核内的第三极神经原发出纤维至海旁回前部,相当于Brodmann28区,此处为嗅觉系统的投射区和联合区。内侧嗅纹的轴索与胼胝体嘴部下方和前联合前方的隔区相连接。嗅觉系统是惟一的不在丘脑换元、神经冲动直达皮质的感觉系统。

二、嗅觉障碍的主要表现

1.嗅觉减退或消失双侧嗅觉减退 多由于鼻腔局部的病变引起,如慢性鼻炎、上呼吸道感染的急性鼻黏膜炎,在神经病学定位诊断上不如一侧嗅觉障碍有意义,但一些病变后期累及双侧时也可出现双侧嗅觉障碍,如脑膜瘤、颅咽管瘤、垂体瘤等。

2.嗅觉过敏指嗅觉敏感性增高 常见于癔病及精神分裂症,也可见于偏头痛、流行性脑炎、妊娠呕吐者及妇女月经期,还可见于可卡因、士的宁中毒。

3.嗅觉倒错给予嗅觉刺激物后 闻到恶臭难闻的气味,见于精神分裂症、颅脑外伤后遗症、脊髓结核、服用氨基比林后。

4.嗅幻觉 在没有嗅觉刺激时闻到并不存在的气味,往往是令人厌恶的气味,见于颞叶癫痫,即钩回发作,也可见于精神分裂症、强迫症及癔病。

一些引起嗅觉功能缺失的因素或原因见表17-1、表17-2和表17-3。

表17-1 引起嗅觉功能丧失的因素

表17-2 嗅觉障碍一些可能的原因

表17-3 一些可能影响味觉或嗅觉功能的药物

三、嗅觉障碍的检查

嗅觉检查必须在病人神志清楚、能正常感知和回答问题的条件下进行。检查前先清理鼻腔,保持鼻腔畅通。选用的嗅觉刺激物可以用薄荷、香水、汽油、樟脑等。检查时令病人闭目,以手指压闭一侧鼻孔。检查者把刺激物置于另一鼻孔下,以试其能否嗅出刺激物。双侧反复试验,以得出正确结论。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1.嗅神经病变 鼻腔炎症性疾病可致嗅神经末梢发炎,造成嗅觉丧失,常呈双侧性,检查时鼻腔黏膜有炎性改变。

2.球和嗅束病变 ①颅脑外伤:颅前窝底筛板骨折或额叶底部血肿压迫嗅束时可引起;②颅内感染、炎症:颅底脑膜炎,如结核性脑膜炎、梅毒性脑膜炎、额叶脓肿、蛛网膜炎等;③肿瘤:嗅沟脑膜瘤、额叶胶质瘤及蝶鞍旁肿瘤均可因压迫嗅球或嗅束引起嗅觉障碍。如临床发现一侧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及嗅觉障碍,对侧视神经乳头水肿,即所谓福斯特—肯尼迪(Foster-Kennedy)氏综合征,则高度提示颅前窝占位性病变;④脑血管病变:如前交通动脉或大脑前动脉的动脉瘤可出现同侧的嗅觉障碍。

3.嗅觉中枢病变 海马、钩回、杏仁核及颞叶内侧面与其邻近的刺激性病变,如肿瘤、炎症、外伤等均可引起钩回发作。一侧嗅觉中枢的破坏性病变仅可引起嗅觉减退,而不致引起嗅觉丧失,双侧嗅觉中枢的病变才会引起嗅觉丧失,这是由于嗅神经和两侧大脑嗅觉中枢均有联系之故。

五、治疗

嗅觉障碍的治疗包括营养神经治疗,可用维生素(B1、B12)等药物治疗。如为脑膜炎引起,则需根据情况给予抗感染、降颅压、激素等治疗。如发现额叶肿瘤,可采用手术切除。如为颞叶癫痫钩回发作,可选用抗癫痫药物,如卡马西平、苯妥英钠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