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螵蛸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国家药典中药实用手册》第686页(1103字)

【药物出处】:《神农本草经》

【概述】本品又名蜱蛸、螵蛸、螳螂子、螳螂壳。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 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小刀螂 Statilia maculate(Thunberg)或巨斧螳螂Hierodula patellifera(Serville)的卵鞘。以上三种分别称“团螵蛸”、“长螵蛸”、“黑螵蛸”。全国大部分地区均产。深秋至次春采收,除去杂质,蒸至虫卵死后,晒干或烘干。

【药性】味甘、咸、性平。归肝、肾经。

【功效】益肾固精,缩尿止遗。

【应用】

1.用于肾虚遗精,早泄,阳痿,白浊,带下。治肾虚精关不固,遗精滑泄,常与骨、五味子、附子配用,方如桑螵蛸丸;若肾阳不足,阳痿早泄,常配鹿茸、肉苁蓉、菟丝子等同用;如下元亏损,带下量多清稀,常配芡实、山药、白果同用;治白浊,可配萆薢、金樱子、茯苓等同用。

2.用于肾虚遗尿,尿频,小便失禁。若小儿肾气未充,膀胱失约,夜间遗尿,可单用炙黄研末服,或配益智仁、煅龙骨煎服;治老人肾阳虚弱,夜尿频多,可配韭子、牡蛎、枯矾同用;若心肾不交,恍惚健忘,尿频而短,常配人参、菖蒲、远志、龙骨、龟版同用,方如桑螵蛸散。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9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阴虚火旺或膀胱有湿热者慎服。

【现代研究】

1.化学成分 含蛋白质、脂肪、柠檬酸钙等。

2.药理作用 桑螵蛸有轻微的利尿及敛汗作用;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帮助消化;有降血糖、降血脂和抗癌作用。

3.临床报道 ① 小儿遗尿:取桑螵蛸12枚(约8g),炒炭存性,研成细末,糖水送服,每日2次。共治23例,结果显效4例,有效15例,无效4例。[中药通报,1986,(7):60]②带状疱疹:用桑螵蛸慢火炙至八分熟,研末,香油调敷,每日2次。有感染者加用庆大霉素外敷。共治疗30例,除2例未坚持治疗外,其他患者均在2天内治愈。[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7(6):372]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