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耳解剖学手册

解剖叙述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耳解剖学手册》第148页(3425字)

一、总论(图9-1)

图9-1 位置(颅内观)

位置:岩尖形成颅底的咽部:①在外面,颞骨鳞部;②在内面,枕骨外侧部分;③在前面,蝶骨大翼;④在后面,岩骨迷路-鼓部之间。此部脆弱,位于两终点弓间的假门处。

形状:可把它比做四角形锥体:①截去的前顶;②大轴斜向前内且略向上,在后方形成与对侧岩尖成105°钝角。角顶投影在蝶骨四侧板处。

体积:根据气化程度而测得:长12~18mm,高和宽12~22mm,有基底。

二、外形(图9-2,9-3)

图9-2 外观(颅内面)

图9-3 外观(颅外面)

存有二个颅内面、二个颅外面以及一顶尖。

1 .前颅内面:此面向上,稍向前且向外。此面拥有一神经压迹、血管沟以及许多神经孔。

(1)在上后2/3部:Gasser神经(三叉神经半月节)节压迹略前移岩尖10mm,形成二部分:①后部分,稍凹陷,斜向下外方,长6~7mm,宽8~9mm。此部接受三叉神经的三角神经丛;②前部分,水平,较深些,宽16~18mm,接受三叉神经节。

Princeteau结节,易变,在外方将其分成二部。

(2)在其前下部1/3:颈动脉沟,在该干燥骨上方沟顶是缺损的或无盖的干骨管或干骨沟。该沟与岩骨大轴平行;与两不规则的隆起唇相邻即岩尖前缘的前近区和三叉神经节压迹所在的后方;颈动脉沟长10~12mm,深7mm;岩大神经开口于岩小神经口的外方。细孔开口于颈动脉沟的外后方、弓状隆起的前方,行于一个细骨沟的前面。

2.后颅内面几乎垂直,径向内后方,三角形面基底在外后,其在后段有内听道掠过的前缘,有一骨沟斜向前上方,上缘清楚,下缘模糊。前段很窄,为外展神经细沟,在岩骨上缘的近处。

3 .前颅外面朝向下、外、前方。后外基底为三角形,并陷入到咽鼓管沟内,与岩轴相平行;宽5mm,不太深;行向外方到蝶骨大翼。

分布范围:由咽鼓管管口到鼓室咽鼓管突的上方,锤骨肌管孔的下方。到岩尖的顶点。

4.后颅外面看上去向下、内和后方。

其外段粗糙,口近水平,由后凹面的镰状折叠将其与后方的颈动脉管分开,并使之插入到悬雍垂周围和咽上缩肌的岩-咽纤维束。

其内段屈曲、光滑,几乎垂直岩-枕缝。

5 .上缘(岩嵴)斜向前内并稍向上。先粗糙,然后隆起接近岩尖顶。由内向外,表现:①外展神经槽在顶的3mm处,有时因岩-蝶韧带钙化而变形成管;②Grüber三叉神经切迹或Albinus月牙,在顶的10mm处,在此转成三叉神经。此为一单纯棱面或为一个深陷部分,宽约8mm,由两个棘隔开。在外方为岩上窦沟。

6.前缘:此缘斜向内、前方。

在棘孔内侧连接蝶骨大翼的后缘,在咽鼓管沟底形成岩蝶缝。

在后方,后缘终止在属于岩鳞缝的角处。在蝶骨棘的内侧,接触鼓膜张肌管孔。

7.后缘:包括:①段前部,近垂直。②段后部,近水平,达后破裂孔神经的前端。

后缘与枕骨基底突起交接组成岩枕缝,在此颅内凹陷成岩下窦沟。

8.下缘:勉强显现,后缘形成咽鼓管沟后下唇。中腭帆肌止于下缘的后1/3。

9.顶:呈三角形增大到上秃顶处,插入蝶骨大翼的后缘和蝶骨体之间,构成前破裂孔的后缘。

岩顶为颈内动脉出口所占据,偏向岩骨大轴的外方,并界邻:①在后内方的一致密岩骨板,其与枕骨基底突相交接;②在前外方的一岩骨薄板,其与蝶骨大翼相接;③在下方的,为稍增厚的不规则骨片。

三、岩尖结构

岩尖由两种骨结构组成:一为致密骨,其组成:岩骨骨皮壳;颈动脉管壳;耳蜗壳的整个前部。另为填充的海绵状骨,在各部之间,正常人有气房系统潜入。

1 .颈动脉管

仅颈内动脉管水平段通过岩尖,平行其大轴。管外面是前岩尖颅内面的一部分:在外,连接到岩大神经沟的皮质;在骨干上岩尖顶有10mm的骨缺损;其下面移开至前颅外面咽鼓管管沟以远处;其出口占据岩尖顶。

包括:①窦型呈蓝色的颈内动脉,查不出搏动;②颈内动脉周围交感神经;③Rektorzik静脉丛,吻合海绵窦和颈内静脉(有争议)。

2.耳蜗

只有螺旋第一周的上升部和前基底部是藏于岩尖基底部中(有些着者认为非一部分)。蜗壳贴岩尖前颅内壳面,与岩大神经孔相邻。向下止于颈动脉管上方。颈内动脉管在下方;耳蜗在后内方;岩尖壳在上外方,邻接前耳蜗间隙。

3 .尖部气房系统

(1)此系统出自迷路周围的气房系统,有:

上组,由下列各组组成:①后迷路上气房系统,来自窦-脑膜间;②岩嵴气房系统,来自鼓窦周气房,常与前者相融合一起;③贯穿横迷路气房系统,来自鼓窦周;④前迷路上气房系统,来自鼓室部。这些气房汇入内听道上方。

下组,由下列组成:①后迷路下气房系统,来自横窦-面神经间;②前迷路下气房系统,来自下鼓室。

这些气房汇入内听道下方。

前组,是由颈内动脉-耳蜗间气房系统(或前耳蜗)组成,来自鼓室-颈动脉间和咽鼓管管周气房群。

(2)气房系统向岩尖经过的途径将分成三路:

①上路:进入岩尖,在岩尖嵴的皮壳下,在耳蜗及内听道上方。

②后下路:进入岩尖在内听道的下方;在颈静脉球的上方,其通透性依颈静脉窝的高度为转移。

③前下路:借前耳蜗间隙进入岩尖,在内听道前方,其通透性取决于颈内动脉管的深度和岩骨的形状(宽或窄)。

(3)岩尖气房系统多少与迷路周气房系统有些连接。

另外,此气房群随岩尖的组织结构而摊开,多少有些发育。有时不多(板障型岩尖),有时很多(气化型岩尖),有时缺如(致密型岩尖)。

板障-气房型的最常见。有些岩尖气房特别多,大部连通迷路周气房系统,这对耳原性感染的可能蔓延是理想的解剖分布。

图9-4 桥部气房群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