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儿科药物手册

盐酸普鲁卡因胺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儿科药物手册》第198页(1285字)

【制剂规格】:

片剂:0.125g,0.25g;注射剂:0.1g,0.2g,0.5g,1g。

【药理作用】:

电生理作用与硫酸奎尼丁相似。能延长心房的不应期,降低房室传导性和心肌自律性,对心肌收缩力抑制较硫酸奎尼丁弱。

【药动学】:

口服吸收快而全,Tmax为1~1.5h,作用持续约3h;肌注Tmax为15~20min。有效血药浓度为3~10μg/ml,中毒血药浓度约12μg/ml。经肝脏代谢为活性代谢物N-乙酰普鲁卡因胺,受个体的肝乙酰化速度的影响,约半数以原形经肾排泄。T1/2为3h,心、肾功能衰竭时可延长至9~16h。血液透析可清除本品。N-乙酰普鲁卡因胺的T1/2为6h。

【适应症】:

适用于室性期前收缩、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心房扑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预激综合征合并室上性心动过速。

【用法、用量】:

口服:每日20~60mg/kg,每6h1次;快速心律失常,每次12~14mg/kg,每2h1次,每日5次,见效后改为每6h1次;新生儿5~15mg/kg,每4~6h1次。静注或静滴:负荷量3~6mg/kg,静注5min,每5~10min重复1次,最高剂量每日15mg/kg或每小时1.2~1.5mg/kg。维持量每分钟0.02~0.08mg/kg,静滴或改口服;新生儿,静注每次1mg/kg,每5min可重复1次,总量<10mg/kg,维持量每分钟0.02~0.05mg/kg。

【不良反应】:

常见厌食、恶心、腹泻等胃肠道反应。用药超过数月或1年,有10%~20%患者可有发热、关节痛、肌肉痛、皮疹、红斑狼疮样症状。特异质病可见皮疹、药物热、粒细胞减少。大剂量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心脏停搏或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与室颤,但较奎尼丁少见。静注过快可使血压下降发生休克,亦可见P-R及Q-T间期延长、QRS波增宽等心电图改变。

【药物相互作用】:

胺碘酮、奎尼丁、甲氧苄啶、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可升高本品血药浓度。本品可增强氯琥珀胆碱等肌松剂、抗心律失常药、抗高血压药的作用。可减弱磺胺药的作用。

【注意事项】:

静脉注射仅限于病情紧急情况使用。禁用于系统性红斑狼疮、病态窦房结综合征、二度或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洋地黄中毒、重度低血钾、重症肌无力及对本品过敏者。肝、肾功能障碍和低血压者慎用。口服后72h内心动过速不停止或出现QRS波增宽25%以上即停药。静滴时出现心率改变,QRS波增宽应停药。出现血压明显下降,用了升压药和补充液体,如血压不回升,亦应停药。一旦心律转为窦性,立即改用口服或肌注维持。静注应取卧位,并连续监测心电图。定期监测血象、心电图、血压、肝与肾功能及抗核抗体。

上一篇:硫酸奎尼丁 下一篇:儿科药物手册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