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拉司亭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儿科药物手册》第253页(1249字)
【制剂规格】:
注射剂:50μg,100μg,150μg,300μg,700μg。
【药理作用】:
系人工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的水溶性非糖基化的蛋白质。能刺激粒细胞、单核细胞和T淋巴细胞的生长、分化,使其成熟细胞数目增多,对B细胞生长没有影响。能诱导形成粒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M)和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形成单位(CFU-GM),集落的大小和数目都有增加。能促进早期的多能前体细胞生长和分化为集落形成单位,并与高浓度红细胞生成因子有协同作用,促进红细胞的活力。能促进巨噬细胞和单核细胞对肿瘤细胞的裂解作用。能提高机体抗肿瘤和抗感染免疫力。
【药动学】:
静脉给药后,经5~15min的分布,血药浓度很快下降,T1/2为1.5~2h;皮下注射后Tmax为3~4h,T1/2为2~3h,血药浓度随给药剂量增加而增加。
【适应症】:
用于骨髓抑制疗法所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骨髓衰竭患者的白细胞低下,也用于预防白细胞减少时可能潜在的感染并发症。
【用法、用量】:
皮下注射或静滴:剂量视病情而定,使白细胞计数维持在期望的水平(通常为<10×109/L)。癌症化疗,5~10μg/kg,皮下注射,每日1次,于化疗停药24~48h后开始使用,持续使用7~10d,停药后至少间隔48h后再进行下一个疗程的抗癌化疗。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再生障碍性贫血,3~5μg/kg,皮下注射,每日1次,3~4d显效后调节剂量,使白细胞维持在<10×109/L。骨髓移植,5~10μg/kg,静滴4~6h,每日1次,持续用药至中性粒细胞绝对计数≥10×109/L达3d之久。艾滋病,1μg/kg,皮下注射,每日1次,如与叠氮胸苷(AZT)或AZT、γ-干扰素合用,本品用量为每日1~3μg/kg;如与更昔洛韦合用,每日3~5μg/kg,皮下注射,每日1次。2~4d见效后,每隔3~5d调整1次剂量。造血干细胞移植,每日5~10μg/kg,静滴4~ 6h,每日1次。造血干细胞动员,每日5μg/kg,每日1次。
【不良反应】:
常见发热、寒战,其次为皮疹,且常发生于皮下注射部位。偶见低血压、恶心、水肿、胸痛、骨痛和腹泻等。
【注意事项】:
对本品或内在其他成分有过敏史的患者以及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禁用,密切随访血象。化疗者至少在停用本品48h后方可进行下一个疗程化疗。溶解后2~8℃可保存1周,静脉稀释液2~8℃保存24h。1μg≈1.11×106U。制剂组分:rhGM-CSF、甘露醇、无水枸橼酸、双碱性磷酸钠、聚乙二醇4000、人血清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