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亚洲国家佛教的研究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59页(1037字)

建国以来对佛教的主要流行地区南亚、东南亚和东亚一些国家的佛教历史、现状有很多研究和介绍,“文革”之前的《现代佛学》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世界宗教研究》、《世界宗教资料》、《法音》以及部分史学刊物上均发表了不少这方面的文章。

在专着方面,1979年出版了吕澂的《印度佛学源流略讲》。该书把印度佛学分为“原始佛学”、“部派佛学”、“初期大乘佛学”、“小乘佛学”、“中期大乘佛学”、“晚期大乘佛学”六个阶段。根据汉文、藏文的大量文献,对勘巴利文三藏以及现存的有关梵文原典,按照各阶段出现的典籍先后顺序,说明它们各时期学说的特点和变化;对印度佛学1500年的历史发展概况,作了比较清楚的介绍。书中对佛灭年代“点记说”的提出,“分别论者”是上座部的断定,说一切有部《相应阿含》的发现,唯识古今学的辨析等,都是作者的创见。

在印度佛教史着作的翻译方面,1982年出版了李荣熙翻译的英国查尔斯·埃利奥特着的《印度教与佛教史纲》第1卷(全书共3卷)。本卷分“绪论”、“早期印度宗教概况”、“巴利文佛教”3篇,对印度教、佛教的起源、教典、教义以及传播发展情况作了介绍。

在对日本佛教研究方面,近年来也陆续发表了一些专着和论文。汪向荣写的《鉴真》一书,对唐代高僧鉴真赴日传布律宗的事迹进行了考察介绍,认为鉴真在日本虽受到天皇朝廷的支持,同时也受到反动保守一派的诽谤和仇视。本书对鉴真在佛学、美术、医药、建筑和雕塑等方面把唐代的灿烂文化带到日本的业绩,作了充分的肯定,认为他为中日两国人民的友谊奠定了深厚的基础。汪向荣校勘注释的《唐大和上东征传》,对研究鉴真和早期中日佛教文化交流史也有参考价值。在论文方面,1982年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日文化交流史论文集》中刊载了汪向荣《鉴真在日本》、王利器《弘法大师》与《文镜秘府论》、严绍《中日禅僧的交往与日本宋学的渊源》、杨曾文《中国佛教净土宗及其在日本的传播和发展》,这些文章从不同方面介绍了古代中日佛教文化交流的情况。

在翻译方面,1981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杨曾文译的村上专精着的《日本佛教史纲》。该书对日本佛教的传入、各时期佛教流行发展的概况、各宗派的渊源和基本教义、佛教制度等作了简明扼要的介绍。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