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156页(1546字)

我国经济学界对经济体制改革问题的研究是在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情况下逐步开展起来的。当时由于经济管理体制方面存在的经营形式日趋单一、集权过多、国家对企业管得过死等弊端逐步显露和日益突出,探讨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提到了议事日程。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以及毛泽东的《论十大关系》等着作中,都及时地、敏锐地察觉到这些问题,并对此作了精辟的分析和论述,其中包括:要正确处理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社会主义生产单位要有统一性,也要有独立性,要发挥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要学习外国管理方法中合乎科学的内容等等。我国一些经济学家针对经济体制开始显露的弊端,提出许多值得重视的观点。譬如:价值规律同国民经济的计划管理不是互相排斥的(于光远:《社会主义制度下价值规律的作用问题》,《学习》1957年第10期);国民经济有计划按比例发展必须建立在价值规律的基础上才能实现,国家与企业的关系,即企业的经营管理权问题是财经管理体制的中心问题,应该提高利润指标在计划经济管理体制中的地位,在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中要利用好价格、成本、利润、利润率等价值工具(孙冶方:《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人民出版社,1979年);今后社会主义经济将由国家和集体的许多大小经营单位组成,此外还附有一定数量的个体经营(薛暮桥:《计划经济与价值规律》,《人民日报》1956年10月28日)。

随着我国政治形势的变化,上述不少观点被斥责为“右派观点”、“修正主义观点”,我国经济学界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和政策建议被搁置起来。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通过思想政治上的拨乱反正,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研究才重新开始,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在中央关于积极、稳妥地改革我国经济体制的号召之下,我国经济学界对有关经济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作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发表了一系列论着,就其探讨的广度和深度看,都超过了50-60年代对经济体制问题的研究。但是,由于社会主义经济建立的时期还不长,社会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性还有待继续研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教训还需要总结,因而在关于经济体制改变的研讨中,在不少问题包括所有制计划和市场的关系增强企业活力、中央和地方的关系、贯彻物质利益原则、对外开放的理论基础以及经济改革目标模式的选择等方面问题上的观点还是不一致的。

【参考文献】:

周太和主编:《当代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4年。

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历史经验总结小组编:《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人民出版社,1983年。

薛暮桥:《我国国民经济的调整和改革》,人民出版社,1982年。

孙冶方:《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人民出版社,1979年。

孙冶方:《社会主义经济的若干理论问题》(续集),人民出版社,1982年。

于光远:《论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湖南人民出版社,1985年。

刘国光:《论经济改革与经济调整》,江苏人民出版社,1984年。

有林、赵少平、王梦奎:《经济改革文丛》(第1辑-第4辑),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1982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