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义问题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229页(3087字)

我国文艺界对现实主义问题的认识,解放初基本遵循苏联关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提法。1953年4月,文联开始组织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与过去现实主义的关系等问题的讨论。1956年9月,秦兆阳、周勃针对教条主义在文学上表现的简单化、庸俗社会学倾向,主张用“社会主义时代的现实主义精神”代替“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口号。他们认为:1.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所规定的任务,不是有机的存在生活和创作之中,而是附加的。2.它忽视了现实主义的核心典型化问题。3.它不承认社会主义文艺除歌颂外还有批判暴露的任务(秦兆阳:《现实主义——广阔的道路》,《人民文学》1956年第9期;周勃:《论现实主义及其在社会主义时代的发展》,《长江文艺》1956年第12期)。1958年3月,毛泽东结合民歌创作提出了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随之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讨论。当时绝大多数文章肯定和赞扬这种创作方法,有的认为它是求实精神和革命热情、现实与理想的统一在文学上的体现(见《关于“两结合”的讨论综述》,《文学评论》1959年第3期)。有的认为是文艺本质和特征的结合(安旗:《从现实主义出发而又高于现实》,《文艺报》1958年第13期)。有的认为是文学历史进程中的优良传统(李希凡:《文学作品中的英雄——革命现实和革命理想的结晶》,《文艺报》1959年第3期)。少数人对这些观点也有不同看法。如茅盾认为,在文学史上除高尔基外,就基本没有体现“两结合”的作家(茅盾:《短篇小说的丰收和创作上的几个问题》,《人民文学》1959年第2期)。也有的认为,不能把属于整个艺术特征的理想和热情,划给浪漫主义独有(吴家、蒋斧:《几点意见》,《红岩》1959年第4期)。1962年,周恩来在几次讲话中多次强调要坚持现实主义原则(见《周恩来与文艺》上册,第9页、32页)。同年8月,在大连农村题材创作座谈会上,邵荃麟提出“现实主义深化”主张,要求文艺创作遵循现实主义原则的特点和规律(邵荃麟:《在大连农村题材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记录稿),1962年8月21日)。“文化大革命”十年中,现实主义原则遭到肆意的践踏。粉碎“四人帮”以后人们才重新提出要恢复和发展革命现实主义的传统。1980年1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剧本创作座谈会,对现实主义原则、“写真实”、歌颂与暴露等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做了探讨。近几年来,又围绕着以下问题进行了探讨。

(一)现实主义的特征 有的认为是写真实(边平恕:《现实主义与真实性》,《花溪》1982年第1期)。有的认为是真实地把握客观现实的一切关系(栗宪庭:《再谈现实主义不是唯一途径》,《美术》1982年第1期)。有的认为是按照生活本来样子反映现实的本质(吕林:《关于“两结合”方法的科学性》,《文学评论》1982年第4期)。有的认为它有广义狭义两种含义,狭义指一定历史时期出现的现实主义流派所倡导的创作方法,其特征是内容的现实性、细节的真实性和形象的典型性。广义指真实反映现实生活的普遍法则,或称精神。它不仅体现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中,也体现在其它正确反映生活的各种流派的创作方法中(张维安:《现实主义——艺术反映现实的客观法则》,《十月》1980年第3期)。关于现实主义精神,有的认为它是体现在各种流派和创作方法中的共同的东西,内容是社会性、真实性、向上性的有机统一(邹平:《现实主义精神和多样的创作方法》,《文学评论》1982年第5期)。有的认为它的核心是真实性(陈骏涛:《关于创作方法多样化问题的思考》,《福建文学》1983年第1期)。有的认为它通常指用现实主义方法创作的作品表现出来的处理题材、人物,接近和反映生活所造成的风貌特色。把它提高到君临一切的高层次不科学。(曾镇南:《也谈创作方法多样化问题》,《福建文学》1983年第12期)。

(二)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关系 有的论者认为,现实主义已经失去生命力,或被现代主义取代或已汇合到现代主义潮流中去(徐迟:《现代化与现代派》,《外国文学研究》1982年第1期;徐敬亚:《崛起的群》,《当代文艺思潮》1984年第1期)。有的认为,两者既斗争又渗透,但不会汇合,而是交织发展着(陈可雄:《互相斗争又互相渗透》,《文艺报》1983年第4期)。有的认为,现实主义仍然是当前文学的主体和基础,现代主义很大程度上是它的发展、变态、以及反问(严家炎:《历史的脚步、现实的启示》,《文艺报》1983年第4期)。

(三)反映本质问题 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一、关于要不要提“写本质”的问题。肯定者认为,命题正确,文艺就是要通过对生活现象描写,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和规律(周迪荪:《论“写本质”》,《文学评论》1980年第4期)。反对者认为,尽管如此也不能提这个口号。因为:1.文艺反映现象的特点决定不可能直接写本质(陈望衡:《文艺的真实性就是合情合理》,《人民日报》1980年12月26日);2.创作中本质化和现象化是同时进行的(吴翊南:《文艺反映本质问题初探》,《学习与探索》1982年第1期);3.这种提法会导致作家离开个别写概念(陈宝云:《破形而上学的本质观》,《文艺理论研究》1980年第2期)。二、关于文艺如何反映生活本质的问题。有的认为一切现象都是本质的表现,关键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怎么写(李准:《对本质真实一点理解》,《人民日报》1980年8月27日)。有的认为不是所有现象都反映本质,只有经过选择概括的文艺现象才能反映生活的某些本质方面,不能只强调怎么写而忽视写什么(陆贵山:《怎样理解写真实》,《红旗》1980年第9期)。有的认为事物性质是由矛盾双方决定的。社会中光明与黑暗、先进与落后是相互依存的,文艺描写它们都能反映生活的本质(曾光:《关于文艺反映生活本质的几个问题》,《学术研究》1980年第3期)。有的则认为本质不能囊括文艺这种感性形态的现象整体,因为它是净化后的抽象(王元化:《文学的真实性与倾向性》,《上海文学》1980年第12期)。

(四)真实性问题 这是长期争论的一个问题。赞成“写真实”论者认为,它是对革命现实主义简要的说明(陆贵山:《怎样理解写真实》,《红旗》1980年第9期),是斯大林对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发展(陈辽:《为“写真实”张目》,《红旗》1980年第17期)。否定“写真实”论者认为,它无法准确概括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李玉铭、韩志君:《对“写真实”说的质疑》,《红旗》1980年第4期),将斯大林只提出而没有使用又没有做任何界说的口号奉为圭桌不科学(刘金:《也谈“写真实”与“写本质”》,《文艺理论研究》1983年第1期)。与此相关,对“真实”的涵义,以及真实性与倾向性的关系等问题,也都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五)创作方法多样化问题 多数意见认为应提倡和鼓励多样化,但对是否应有主次之分存在意见分歧。有的认为应强调以现实主义、浪漫主义两大方法为主,同时不能忽视与歪曲生活的各种创作流派的斗争(曾镇南:《也谈创作方法多样化问题》,《福建文学》1983年第12期)。有的则认为不管是什么流派,只要坚持了真实反映现实的原则,都应提倡(陈骏涛:《关于创作方法多样化问题的思考》,《福建文学》1983年第1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