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现代派文学问题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265页(2463字)

1949年到1976年期间,我国学术界对西方现代派文学没有多少评介与研究,偶有涉及也只是些简短的、批判性的介绍。

粉碎“四人帮”后,随着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工作的全面展开,现代派文学问题也逐渐被研究者们涉及。1978年下半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就“外国现当代资产阶级文学评价问题”举行笔谈。卞之琳、李文俊、袁可嘉、董衡巽等人在会上的发言均谈到英美现代派问题,并一致主张对现代派要采取一分为二的科学态度。卞之琳的发言初次探讨了现代文学与现代主义文学,现代主义与传统、与现实主义、与形式主义、与现代化之间辩证的分合关系。这次笔谈的发言稿后来均发表在《外国文学研究集刊》第1辑上。但是,其中多数文章都只是在讨论现当代外国文学时触及到现代派的某些方面,所以,此时现代派文学问题还未成为一个评介与研究的专题而引起人们的注意。

1978年朱虹在《世界文学》(第2期)发表《荒诞戏剧述评》。1979年,袁可嘉在《世界文学》、《文艺研究》、《华中师院学报》等刊物上发表了有关现代派文学的文章。柳鸣九在《外国文学研究》1979年1-2期上发表的《西方现当代资产阶级文学评价的几个问题》,以及其它报刊杂志开始出现的这方面的文章,是我国粉碎“四人帮”后出现的第一批关于现代派文学的专论。

1980年10月,由袁可嘉、董衡巽、郑克鲁三人编选的《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一册上、下两本问世,使解放后我国的广大读者第一次有机会接触到现代派文学作品。本书选入现代派的三个主要流派(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和未来主义)的作品,较为全面地反映了这三个支流的基本面貌。编选者和译者为各个流派与作家撰写了述评和小传,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袁可嘉为此书作的《前言》对现代派文学的总貌做了较全面的勾划和较深入的分析。这部选集的出版,为比较系统、全面地了解现代派,进一步探讨现代派文学提供了方便。1980年年底,《外国文学研究》季刊发起“西方现代派文学专题讨论”,撰稿者主要围绕着应该如何对待现代派文学的问题展开讨论与争鸣。从1980年第4期到1982年第1期,该刊共发表有关文章32篇,最后以徐迟的《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结束。徐文认为,西方社会的经济发展对于现代派的兴起,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现代派来源于社会的物质生活,而且反映了这种物质生活关系的总和的内在精神。由于它同时代相适应,因而逐渐取代了批判现实主义,几乎占据了西方文学艺术的整个领域,而且自身还在不断发展。我们要用克思主义研究现代派文学,而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必然会给我们带来建立在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两者结合基础上的现代派文艺。徐迟的文章在我国引起了广泛的争论。1982年9月,《文艺报》发表读者来信,认为现代派问题直接影响到我国的文学发展道路问题,因此建议文艺界对现代派展开讨论。

在此之前,高行健的《现代小说技巧初探》一书的出版,已经普遍引起我国创作界对现代派文学问题的注意。《文艺报》1982年第11期发表理迪的题为《现代化与现代派〉一文质疑》的文章,对徐文提出了七点质疑,其核心问题主要涉及如何估价现代派文艺、如何认识现代派与现实主义的关系以及我国文学发展道路应该怎样走的问题(何理:《〈文艺报〉等报刊关于西方现代派文学与我国文学发展方向问题的讨论》,《人民日报》1983年9月13日)。

从1978年到1983年,我国出现的有关现代派的文章多达400篇以上。人民文学出版社为了便于读者了解国内这几年对现代派问题的讨论,特邀何望贤从中选出54篇文章,编成一套51万多字的《西方现代派文学问题论争集》,其他出版社在此期间亦先后出版了十余种论述现代派的专着,其中《外国现代派作品选》第二册、第三册,陈焜的《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柳鸣九编选的《萨特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石昭贤等人编选的《欧美现代派文学三十讲》(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年)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取得这么多成果,可以说为建国以来所仅有。近两年内,有关现代派的文章与专着继续不断涌现,并且在深度与厂度上都较过去有所加深与拓展。袁可嘉的《西方现代派文学的边界线》(《读书》1984年第10、11期),瞿世镜的《“意识流”思潮概观》(《当代文艺思潮》1982年第1、2、3期),王齐建的《现代主义与异化》(《外国文学研究》1984年第4期)等文章就是一些例征。这几篇文章论证严谨,对所涉题目均作了较细致的探讨,澄清了一些以往一直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模糊观念。

综观近几年来发表的文章与专着,其涉及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一、现代派文学的性质和范围;二、现代派产生的历史根源;三、现代派的思想特征与艺术特征;四、现代派与其它流派的关系;五、对现代派中个别流派和作家的研究;六、如何正确看待现代派文学。这几个方面虽然大致概括了现代派文学的总貌,但多数文章缺乏深度,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并不多见。如某些文章在谈现代派产生的历史根源时,关于它对传统的态度问题,只是一味强调它反传统的一面,而忽略它对传统的继承的一面;在谈到思想与艺术特征时缺乏足够的实例,给人造成一种泛泛空谈的感觉。在如何对待现代派问题上,有人又感情用事,写出一些没有充分根据、观点过于偏激的文章。此外,从达些文章还可以发现,研究者对个别作家、作品的分析研究不够,对现代派作家的文字理论与观点的研究也不多。这也可能是因为资料不足所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袁可嘉主持编选的长达65万字的《外国现代主义文学研究资料》一书出版后,可能会多少弥补一点这方面的不足。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