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275页(3867字)

俄国文学作品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就开始流传到我国来,而苏联文学在其诞生后不久也很快被介绍进来。大量作品被译成中文,对我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之后,有一段时间俄国和苏联文学(以下简称俄苏文学)的翻译和介绍在整个外国文学的翻译介绍工作中,曾占有最重要的地位。为一些俄国作家和苏联作家(例如普希金、果戈理、契诃夫、高尔基、雅可夫斯基等)出了选集;对过去的许多译本进行了校订,或根据俄文原本重新翻译。译文质量有了明显提高,译本印数大大增加,例如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52年一次就印了50万册。俄苏文学的许多优秀作品在我国都有了译本。

解放后的研究工作,规模也比解放前要大。整个50年代各种报刊经常发表评介俄苏作家作品的文章。我国文艺界曾经隆重地纪念了果戈理逝世100周年(1952年)和列夫·托尔斯泰逝世50周年(1960年)。报刊上组织过一些对苏联文学作品的讨论(例如关于尼古拉耶娃的《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的讨论)。但是这个阶段总的说来翻译介绍多而快,评论和研究则比较落后。发表的文章一部分属于纪念文章,另一部分主要谈某一作品的读后感和学习的心得体会。有分量、有深度、具有学术价值的文章并不多见。

从60年代初开始,中苏关系渐趋恶化,我国对俄苏文学的人道主义思想进行了批判。这种批判后来逐步升级,词句愈来愈严厉,范围也愈来愈扩大。到了十年动乱期间,除了出版过高尔基的《母亲》和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新译本外,翻译介绍几乎完全停顿。评论和研究工作则被所谓的“大批判”取代,肖洛霍夫、西蒙诺夫等苏联作家首当其冲,被作为重点。19世纪俄国伟大的革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杜勃罗留波夫、车尔尼雪夫斯基等无一人幸免,全部遭到批判。

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召开)后,我国的俄苏文学研究界在拨乱反正方面作了很大努力,使得翻译介绍和研究工作迅速得到恢复,短短几年内出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目前翻译介绍工作盛况空前。俄国和苏联文学的名着几乎全部重新出版。许多过去未曾介绍的作品,正在陆续介绍过来。目前已开始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编辑出版一批着名作家的文集或选集,其中20卷本的《高尔基文集》即将出齐,这是我国出版的外国作家文集中卷数最多的一种。近年来我国还出版了一些自编的选本,例如《俄国短篇小说选》(两种)、《苏联短篇小说选》、《当代苏联中短篇小说集》、《苏联当代短篇小说》、《苏联当代选》、《苏联抒情诗选》等。有的出版社出版了当代苏联文学丛书,有的出版社正在计划出版苏联得奖小说丛书。总之,凡是俄国和苏联的着名作家的代表作,基本上都已译成中文;一些在文学史上曾产生过一定影响的二三流作家的名篇,也正在作系统的介绍。苏联当代作家比较有分量的新作品,介绍得非常及时。

目前专门刊登俄苏文学作品的定期刊物有三种:北京师范大学苏联文学研究室编辑的《苏联文学》、北京外国语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辑的《苏联文艺》(1985年起改名为《当代苏联文学》)和武汉大学等八所高等院校编辑的《俄苏文学》(均为双月刑)。此外尚有不定期的刊物多种。这些刊物除了译载作品外,还发表评论和研究文章。

俄苏文学的研究工作已全面开展起来,整个工作已走上正轨,取得了初步的成果。苏联文学研究会(1979年成立)以及其他有关组织先后举办了关于普希金、托尔斯泰、屠格涅夫、高尔基、马雅可夫斯基等俄苏作家的学术讨论会及其他文艺问题学术讨论会。在这些讨论会上,全国各地的俄苏文学研究者们提出了大量论文,会后编辑出版了《普希金创作评论集》(1983年),《托尔斯泰论集》(1982年),《托尔斯泰研究论文集》(1983年),《五、六十年代的苏联文学》(1984年)等。准备出版的还有《屠格涅夫研究论文集》和《高尔基研究论文集》。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苏联文学研究室编辑出版了《苏联文学史论文集》(1982年)和《论当代苏联作家》(1981年),北京师范大学苏联文学研究所编辑出版了《苏联文学论集》(1982年)。这些论文集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近年来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俄苏文学研究还有以下一些成果:1.近几年来出版的《外国文学简编》等高校教材中俄国和苏联文学的专章。2.1982年出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外国文学》卷中关于俄苏文学的200多条条目释文。3.在1979-1980年出版的三卷本《外国名作家传》中,包含59位俄国和苏联作家的传记。4.1984年出版的《外国文学手册》(北京出版社出版)介绍了17位作家的生平和创作、27篇名着以及苏联现当代文学概况。类似的工具书还有1984年编译出版的《现代苏联文学辞典》。

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始出现一些篇幅或长或短的学术性书籍。例如,胡湛珍的《果戈理和他的创作》、张宪周的《屠格涅夫和他的小说》、匡兴的《托尔斯泰和他的创作》、谭得伶的《高尔基和他的创作》、孙美玲的《肖洛霍夫》、钱中文的《果戈理的讽刺艺术》、陈寿朋的《高尔基的美学思想》等。为了给广大研究工作者提供材料,近年来出版了一批研究资料,其中除一部分系苏联学者着作的译本外,其余都是我国研究者自己选编的。已出版的有:《俄国作家批评家论托尔斯泰》(倪蕊琴编选)、《欧美作家论列夫·托尔斯泰》(陈燊选编)、《肖洛霍夫研究》(孙美玲选编)、《“拉普”资料汇编》(上)(张秋华、彭克巽、雷光选编)、《无产阶级文化派资料选编》(白嗣宏选编)、《苏联“无产阶级文化派”论争资料》(郑异凡选编)、《七十年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问题》、《苏联文学纪事》和《七十年代的苏联文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编)、《苏联现实主义问题讨论集》(北京师范大学苏联文学研究所编译)、《关于〈解冻〉及其思潮》、《叶赛宁评介及诗选》、《必要的解释》、《西方论苏联当代文学》(以上四种由北京大学俄语系俄苏文学教研室编译)等。

目前我国已形成一支数百人的研究队伍。研究者正努力用历史主义的观点对某些作家和作品重新评价,同时填补了研究工作中的一些空白。许多研究者的兴趣现在正从社会历史分析转移到艺术分析上。这将使我们的研究工作更加全面、深入、健康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戈宝权:《屠格涅夫与中国文学》,《世界文学》1983年第3期。

陈元恺:《屠格涅夫与中国作家》,《外国文学研究》1983年第4期。

花建:《巴金与屠格涅夫》,《社会科学》1981年第6期。

叶乃方:《屠格涅夫的现实主义观点》,《俄苏文学》1983年第5期。

程正民:《屠格涅夫的现实主义创作论》,《苏联文学》1983年第4期。

智量:《小说家之中的小说家——屠格涅夫艺术特点散记》,《文艺论丛》第19辑,1983年9月。

冯增义:《屠格涅夫长篇小说中的心理分析》,《华东师大学报》1984年1期。

陈桑:》〈前夜〉、〈父与子〉译本序》,人民文学出版社,1977年。

陈桑:《论虚无主义者巴扎罗夫》,《春风译丛》1981年第1期。

朱逸森:《也谈〈处女地〉》,《华东师大学报》1984年第1期。

姜椿芳:《对罗亭的一种看法》,《俄苏文学》1983年第5期。

朱宪生:《略谈屠格涅夫的中篇小说》,《研究生学报》1980年创刊号。

黄伟经:《诗的韵味和散文的清新、优美》,《广州文艺》1980年第3期。

张洪榛:《屠格涅夫的戏剧创作》,《河北戏剧》1983年第3期。

区品圣:《屠格涅夫笔下的“多余人”》,《华东师大学报》1983年第5期。

赵先捷:《开拓者与深耕者——屠格涅夫和托尔斯泰早期作品中农民形象初探》,《求是学刊》1983年第6期。

张宪周:《屠格涅夫和他的小说》,北京出版社,1981年10月。

王思敏:《屠格涅夫》,辽宁人民出版社,1981年。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