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工业革命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386页(717字)

从建国至“文化大革命”,我国史学界对英国工业革命的研究,曾取得一些成果,如林举岱的《英国工业革命史》。当时对英国工业革命问题还没有大的争论,一般都认为,工业革命是以圈地运动、殖民掠夺等资本原始积累手段为前提,以剥削本国和殖民地人民为条件的;工业革命的完成促使社会生产力飞速发展,同时又给劳动人民带来苦难,引起阶级队伍的重新组合和阶级斗争的激化;新形成的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从卢德运动到宪章运动不断发展,而宪章运动的兴起则标志着英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第一个完成了工业革命。

1978年后,我国学术界研究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趣日浓,有关这个问题的着述日见增多,在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领域内有着与传统看法不同的新见解。如有的认为,1688年以后英国的政局一直比较稳定,政府执行了奖励科技发明等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这对工业革命的发生起了促进作用,“英国资本主义之所以获得迅速发展,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得力于外国技术之助”。不少人主张为工业革命“正名”,认为“工业革命”一词不如“产业革命”一词确切,因为前者只指工业上的变革,而后者则把农业变革也包含在内。还有一些人对恩格斯关于工业革命的解说(工业革命是科技进步带来的工农业变革及由此引起的社会结构巨变)提出不同看法,认为工业革命的重要标志是技术上的飞跃,而不是由此引起的社会关系变化,因此可以有第二次、第三次乃至更多次的工业革命。

在一些学术讨论会上,就工业革命的前提、断限、后果等问题也展开了争论。但是争论中的不同观点都还没有形成较系统的理论。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