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城遗址的调查、发掘与研究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417页(1070字)

经过调查的都城遗址有魏晋的都城洛阳、曹魏的邺城、东吴的武昌、吴及东普南朝的建康、北魏都城平城和洛阳、东魏及北齐的邺城(南城),以及十六国时期的统万城和伏俟城等遗址,获得了有关其范围、布局等方面的有用资料,其中,洛阳城遗址的勘探和发掘工作收获最大(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工作队:《汉魏洛阳城初步勘查》,《考古》1973年第4期)。曹魏洛阳城的金墉城,是紧靠邙山、俯瞰洛阳全城的军事性城堡,后来又称“洛阳垒”。由三个互相连接的小城堡组成,在城垣外壁上设有类似后代“面”的墩台。目前尚存11个,用以加强防守。在东晋末年“永嘉之乱”的洛阳争夺战中,这里正是交战双方必争的制高点。此外,还对城南的辟雍、灵台等遗址进行了勘察发掘。北魏时在东汉魏晋洛阳城基础上重建都城,改变了城内布局,并在城外新筑郭城,设“里”及“市”。在城内北部略偏西处设立宫城,主殿太极殿基址高6米,与它对应的是城南的宫城正门“阊阖门”门址。门外为南北向铜驼街,路宽40-42米,直出南城宣阳门,成为全城的中轴线。通过刘铜驼街西侧的永宁寺遗址的发掘,发现了《洛阳伽蓝记》中所记“去京师百里,已遥见之”的着名九层浮图的基址,并出土300余件塑工精美的彩塑泥像。

通过对北魏洛阳遗址的勘察、发掘和研究,说明当时正处于中国都城形制和布局发生转变的关键时期,与两汉以来都城相比,发现了划时代的变革,并成为隋代创建大兴城、洛阳城的主要根据(宿白:《北魏洛阳北城和邙陵墓》,《文物》1978年第7期)。北魏洛阳城的这种变革,表现在为都城的防御而集中宫苑衙署和加强西北隅的军事据点,扩大并规整居民区(坊里),调整工商业区(市),形成集中人口和发展工商业的时代特点(宿白:《三国两晋北朝考古》,《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这也是以汉族为主的各族和逐步南迁的鲜卑族相互影响和融合的产物。

【参考文献】:

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收获》(魏晋南北朝部分),文物出版社,1961年。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新中国的考古发现和研究》,文物出版社,1984年。

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教研室:《三国——宋元考古(上)》。

宿白:《三国两南晋北朝考古》,《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