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学史研究的几个特点
出处:按学科分类—社会科学总论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当代中国社会科学手册》第431页(1739字)
1.农业考古与少数民族农史研究在兴起 近几年,利用考古学和民族学资料研究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科学技术等各方面成就的论文发表了很多。其中不少文章是考古工作者和民族学研究者撰写的,这方面的论文涉及区域考古概述、古农具研究、原始农业的发展、少数民族农史调查等等。陈文华等编的《中国农业考古资料索引》(连载于《农史研究》1981年第2辑、《农史研究》1983年第1期、《农业考古》1981年第2期至1984年第1期)收集了建国以来已发表的有关古代农业的考古资料,列表介绍了约2,000件农业考古实物,并对它们作了说明。另外,象新疆农业考古,湖北农业考古等区域性农业考古的论文也大量出现。江西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江西省中国农业考古研究中心主编的《农业考古》是发表这方面文章的重要刊物。
少数民族农业史的研究和调查在农史研究中具有特殊的意义。李根蟠撰文认为:研究少数民族在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作用和地位,不但要看到现今少数民族的历史文献,还要看到历史上的少数民族曾经作出的贡献,并且要把他们那些已经和汉族农业发展的历史成果融为一体的各种贡献剔发出来,还历史以本来面目(《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中少数民族的伟大贡献》,《农业考古》1984年第1期)。卢勋、李根蟠的文章指出:原始农业的早期状态是怎样的,考古学迄今还提不出可靠的证据,但民族学的材料都能够对问题作出明确答案。作者还运用民族调查资料,提出了与郭沫若等不同的新见解,即我国原始农业应划分为两个阶段:刀耕阶段,锄耕阶段。至于犁耕阶段,则是进入阶级社会以后的事情。
2.把研究从大田耕作扩展到农林牧副渔及农业发展的各个方面 以前农史研究大多限于大田耕作方面,从近年来发表的农史论文看,研究已扩及到我国传统农业的特点及其发展规律,作物起源和耕作栽培技术,农田水利,农业经济和经营管理,农具,气象,植物保护,园艺,蚕桑,农产品加工等许多方面。成百篇论文,以其范围之广,内容之丰富显示了农史研究的繁荣。闵宗殿、董恺忱的《关于中国农业技术史上的几个问题》(《农业考古》1982年第2期),范楚玉的《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的天时、地宜、人力观》(《自然科学史研究》1984年第3期),李璠的《中国主要栽培植物的起源和传播》(《世界农业》1982年第2、4、6期),李长年的《农业生产经营管理上的历史经验》(《中国农业》1981年第1期)等一些综合性的农史研究文章已引起人们的注目。
3.将农史研究与农业现代化结合起来 我国传统农业中有许多东西今天可以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农业生产服务。农史工作在这方面作了很好的探索。张企曾的《农史研究与农业现代化》(《农业考古》1983年第1期),方原的《从农业的发展史中学到的》(同上)和《论我国传统农业经验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的地位》(《农业考古》1983年第2期),彭世奖的《试论农史研究与农业现代化》(《农业考古》1984年第1期),李风歧等的《黄土高原古代农业抗旱经验初探》(同上)等文章论述了我国农业的历史与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李仲钧则在文章中考证了京、津、保地区引水栽种水稻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史实,为制定调水设计方案提供了参考资料。张沁文论证了“有机旱作农业战略”,这对指导北方大部分干旱地区的农业生产很有参考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兴趣。
4.开始重视中国近代农业史的研究 中国近代农业史的研究近几年来开始受到重视,这方面发表的文章逐年增加,内容也比较丰富,开辟了农史研究的新领域。王希贤的《从清末到民国的农业推广》(《中国农史》1982年第2期)一文对清政府末期、北洋军阀政府、国民党政府时期的农业推广作了论述,杨直民对清末《农学丛书》作了讨论。郑庆平的《中国近代的农业危机》(《中国农史》1985年第4期)指出:清代进入嘉道时期之后,农业已陷入危机之中。作者利用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分析了这种危机的特性、表象和实质。戴鞍钢、沈雨梧等人还介绍了近代中国新式农垦企业的发展等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