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血吸虫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内科临床诊疗手册》第100页(2364字)

【释义】:

日本血吸虫病(schistosomiasis japonica)是日本血吸虫寄生在门静脉系统所引起的疾病。由皮肤接触含尾蚴的疫水而感染,主要病变在肝与结肠。急性期表现为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肝肿大,慢性期出现肝脾肿大、门静脉高压征。晚期可发展为肝硬化、腹水或侏儒。

【诊断】:

1.流行病学 流行区有疫水接触史。

2.临床表现 血吸虫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临床上可分为急性、慢性与晚期血吸虫病以及异位损害。

(1)急性血吸虫病 患者有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或腹泻与便秘交替,有荨麻疹、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咳嗽等。

(2)慢性血吸虫病 以腹痛、腹泻为常见,每日2~3次,时发时愈,常有肝脾肿大,亦可无症状。仅在粪便普查或因其他疾病就医时发现。

(3)晚期血吸虫病 指血吸虫病性肝硬化。临床上可分为巨脾、腹水和侏儒型。

1)巨脾型 最常见,巨脾质地坚硬,伴有脾功能亢进,可并发食管下段静脉曲张,并可出现贫血貌。

2)腹水型 腹水程度轻重不同,病程长短不一,可反复发作,常有脐疝、腹壁静脉曲张。少数患者可出现黄疸,下肢水肿常见。

3)侏儒型 少见,儿童因反复重度感染使肝生长介质减少,影响其生长发育而引起侏儒症,患者身体比例性矮小,睾丸细小,无月经。第二性症不出现。类似于垂体性侏儒症。

(4)异位损害 可有肺血吸虫病、脑血吸虫病等。

1)肺吸虫病 多见于急性血吸虫病患者,由于虫卵沉积引起肺间质性病变,呼吸道症状大多轻微,且常被全身症状所遮盖。表现为轻微咳嗽与胸部隐痛,质少,咯血罕见,肺部体征明显时可闻及干湿啰音,重型患者胸部X线检查可见弥漫云雾状、点片状、粟粒样浸润阴影。

2)脑血吸虫病 临床上有急慢性两型,以青壮年多见。急性型可表现为脑膜脑炎症状,如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瘫痪、抽搐等,脑脊液中蛋白质与白细胞轻度增多。慢性型,主要表现为癫痫发作,尤以局限性癫痫为多,脑血吸虫病患者肝脾肿大,有时并不明显,如能及早诊断与治疗,预后较好。

3.实验室检查

(1)血象 急性期白细胞总数增多,在(10~30)×109/L之间,嗜酸性粒细胞显着增多,一般占20%~40%,甚至90%,恢复期嗜酸性粒细胞仍轻度增多。晚期因脾亢进,白细胞、血小板减少,有贫血。

(2)肝功能试验 急性期血清中球蛋白显着增高,谷丙转氨酶(ALT)轻度增高,晚期患者肝硬化血清白蛋白明显降低,白蛋白与球蛋白比例倒置。

(3)B超检查 可判断肝纤维化程度,显示门静脉腔回声区带增强(≥6mm),点线状者为轻度,呈管状者为中度,呈网状分布者为重度。

(4)CT检查 示较特异图案,肝包膜增厚钙化,与肝内钙化中隔相垂直。重度肝纤维化可表现电背样图案。

(5)粪便检查 以查出虫卵或孵出毛蚴为确诊依据。

(6)免疫学检查 皮内试验、环卵试验、循环抗原抗体可呈阳性。

4.鉴别诊断 急性血吸虫病要与伤寒、阿米巴肝脓肿、粟粒性肺结核及细菌性痢疾相鉴别;慢性血吸虫病性肝硬化要与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相鉴别。

【治疗】:

1.病原治疗 目前我国普通推广吡喹酮(praziquantel)治疗。

(1)慢性血吸虫病 成人剂量为每次10mg/kg,每日3次,连服2d,总剂量为60mg/kg(二日总量)。

(2)急性血吸虫病 可剂量加倍,即每次10mg/kg,每日3次,连服4天。

资料表明吡喹酮治血吸虫病有良好的疗效。急性血吸虫病治疗后6~12个月的远期疗效,类卵子转阴率达90%左右。对慢性血吸虫病的疗效欠好。药物不良反应轻而短暂。少数患者心电图检查可出现房性或室性期前收缩(早搏),5%~10%患者有T波及ST段轻度变化。

(3)晚期血吸虫病 适当减少总剂量或延长疗程为宜,否则有引起较严重心律失常可能,全身情况衰弱者不宜使用。

2.对症治疗 晚期血吸虫病按肝硬化治疗,可进行脾切除、门静脉分流术,降低门静脉高压,消除脾功能亢进,对顽固性腹水患者,可输入人体白蛋白,适当利尿剂或使用腹水回输疗法。出现上消化道出血,可采用硬化剂治疗等,如奥曲肽(善得定)0.2mg加葡萄糖20ml,静脉推入后,用奥曲肽0.6mg稀释于500~1000ml葡萄糖液中24h内维持静滴以降低门静脉高压,而止血,用至血止后5~7d。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