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典型分枝杆菌肺病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内科临床诊疗手册》第262页(1278字)

【释义】:

非典型分枝杆菌病(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是指人型、型结核杆菌和麻风杆菌以外的分枝杆菌感染。非典型分枝杆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于土壤、尘土、水、生牛奶中。依据其生长速度、菌落有无色素及色素产生与光反应的关系分为四组:Ⅰ型为遇光产色素型,以堪萨斯分枝杆菌为代表;Ⅱ型为黑暗产色素型,以瘰疬分枝杆菌为代表;Ⅲ型为不产色素型,以细胞内分枝杆菌为代表;Ⅳ型为快速气型,以偶然分枝杆菌为代表。本病主要从环境中获得感染,无人与人传播现象。非典型分枝杆菌可引起肺、局部淋巴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以肺多见,由于是条件致病菌,故通常是在慢性肺疾病[如肺结核、硅沉着病(硅肺)、COPD、支气管扩张症]基础上或在全身抵抗力差的患者中发病,以中青年居多。

【诊断】:

1.临床表现 与肺结核相似,但更呈慢性经过。中毒症状较轻,少数有低热、轻微咳嗽、咳痰。亦可因严重进行性病变造成呼吸困难。

2.辅助检查

(1)非典型分枝杆菌筛选方法 非典型分枝杆菌培养筛查情况,见表3-2。

表3-2 非典型分枝杆菌培养筛查情况

(2)皮肤试验 利用各种非典型分枝杆菌制备的PPD-B,PPD-C,PPD-A皮试。以皮肤硬结直径≥15mm作为阳性,由于与结核杆菌含共同抗原,故多出现交叉反应,对诊断无作用。

(3)影像学检查 本病与肺结核在X线上表现相似,查有自身特点,如有下述表现者应怀疑本病。

1)空洞多发且分布比较广泛,好发于尖后段,靠近胸膜。以薄壁空洞为主,且空洞周围缺少浸润病变,亦可为厚壁空洞,常为多房性,类似蜂窝状影;

2)病变多侵犯上叶肺,在肺受侵部位有明显胸膜增厚,而肺基底部的胸膜反应少见;

3)缺少支气管播散病灶;

4)如为纤维条索状影,常是从胸膜外侧向肺野或肺门侧走行,而与肺结核的条索状影从肺门向肺外侧走行不同。有时似橘树枝样阴影,周围无卫星病灶;

5)不规则透亮区(薄壁空洞)周围常有簇集的线状成条索状阴影,呈放射状散出。

【治疗】:

目前治疗非典型分枝杆菌病尚无特效药物,仍以抗结核药联合应用为主。近年一些新抗结核药已证实对非典型分枝杆菌有效。如LM427对细胞内非典型分枝杆菌,DL473对瘰疬、堪萨斯,环丙沙星对堪萨斯、细胞内非典型分枝杆菌疗效明显。联合化疗。疗程一般为12~24个月。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