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异位症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妇产科临床诊疗手册》第82页(3672字)

异位的子宫内膜局限在卵巢,子宫骶骨韧带、内生殖器官及其邻近器官的腹膜面,故临床上常称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诊断】

1.临床表现

(1)症状

1)痛经 其特点为继发性进行性加重,尤其在经期前及行经时有难以忍受的疼痛,且多位于小腹两侧,腰骶部疼痛,性交痛,排便痛或肛门坠胀感。

2)月经失调 经量多或经期延长,少数出现点滴出血。

3)不孕 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约有30%~40%不孕。

4)性交痛 约有30%~40%,常表现为深部性交痛,经前尤甚。

5)急性腹痛 多发生在经期,囊肿破裂或继发感染则导致急腹症。

6)肠道及泌尿道症状 异位病灶累及直肠膀胱及输尿管时,可出现排尿困难、坠胀痛、尿急、尿痛及血尿,以月经前及经期中加重。

7)发热 常发生在经后多为低热。

(2)体征 妇科检查:子宫后倾、固定。在后穹隆和子宫后壁峡部区域可触及大小不等的结节状突起,触痛明显。异位在卵巢时常可触及一侧或双侧盆腔固定性囊性肿块。

(3)病理诊断 镜下可见到子宫内膜腺体、内膜间质、含铁血黄素及巨噬细胞。

2.辅助检查

(1)B超 通过腹部或阴道B超了解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位置、大小、形状、偶能发现盆腔检查时未能查及之肿块。

(2)腹腔镜 目前诊断内异症的必要步骤是腹腔镜直观检查法。直接观察到紫蓝色、棕褐色及出血性病损,斑片状或火焰状等。尤其对B超妇科检查无阳性发现的不育或腹痛,更是惟一手段。此外,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期也只有在腹腔镜或剖腹探察下方可确定。然而,由于内异症种植灶色泽的多样性,对于无色素病损的内异症诊断存在困难,可以考虑应用热内凝含铁血黄素效应,简称热-色试验(HCT)。HCT阳性可以对90%以上的内异症无色素病损(包括腹膜充血、环状腹膜缺损、半透明水泡样突起赘生、白色斑块外观正常)进行诊断。

(3)血CA-125值可升高,PG、巨噬细胞、抗子宫内膜抗体等均可协助诊断和估计疗效。

3.临床分期 1985年美国生殖学会(AFS)的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法较为简单、明确,有利于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及帮助选择治疗方案。修正的AFS分期法见表1.8.1。

表1.8.1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分期(修正的AFS分期法)

注 若输卵管伞端全部包入应改为16分

此分期法将内膜异位症分为四期:

Ⅰ期(微型):1~5分;Ⅱ期(轻型):6~15分;Ⅲ期(中期):16~40分;Ⅳ期(重型):>40分。

4.鉴别诊断 本病应与盆腔炎性肿块、卵巢肿瘤、子宫肌瘤以及直肠癌相鉴别。

【治疗】

1.非手术疗法

(1)对症治疗 剧痛时可给消炎痛栓剂肛塞或口服解痛药。

(2)合成孕激素

1)高效孕酮周期疗法 炔诺酮(妇康片)2.5mg或甲地孕酮(妇宁片)4mg,于月经第6天开始口服,每晚1次,共服20~22d为一周期,连续服用3~6个周期。

2)假孕疗法 月经第6天服用炔诺酮(或甲地孕酮)2.5mg,每日1次,口服,每周增加2.5mg至第4周增加至10mg,每日1次口服,持续6~10个月,如发生突破性出血,可加服炔雌醇0.005~0.01mg或乙芪酚0.5mg,每日1次。

(3)雄激素 甲基睾丸素5mg,每日2次,月经第10天开始共服15d,或丙酸睾丸酮25mg,每周2次肌注,每月总量不超过300mg,连续3~6月,可缓解症状。

(4)诱导假绝经 丹那唑(Danazol),常用量口服400~800mg,持续服用6个月,70%~80%患者症状缓解,停药数周恢复排卵,40%~50%不孕患者因此而怀孕。

Danazol主要在肝脏代谢,故急慢性肝功能有损者不宜用。

(5)18-甲基烯炔诺酮(内美通)具双重作用机制,即减少下丘脑垂体轴的促性腺激素分泌,抑制子宫内膜及异位病灶生长。并直接作用于异位病灶细胞,使之萎缩退化。常用量为每周2次,每次1粒胶囊(2.5mg)。连续服用6个月,但价格较贵。

(6)三苯氧胺(TMX) 是一种非类固醇的抗雌激素复合物,但它也有轻微雌激素样作用,可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用法:10mg,每日2次,口服,3~6个月为一疗程。但长期应用TMX常伴潜在妇科并发症和其他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子宫出血、血小板下降等,须引起重视。长期应用由于其轻微雌激素作用,应加强随访,注意子宫内膜过度增厚。

(7)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 抑制LH及FSH,使异位内膜萎缩。但长期用药,会引起骨质疏松现象,每月1次,一般不超过6针,必要时添加(Add-Back)雌激素治疗。

常用:

1)那非利400μg,滴鼻,每日2次,共6个月。

2)曲普瑞林(达菲林)3.75mg、亮丙瑞林3.75mg或诺雷德3.6mg,每月1次皮下注射。

2.手术疗法 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主要措施。

(1)保守性手术 适用于年轻不育患者,术中尽量切除可见病灶,但保留生育功能。

1)腹腔镜 通过腹腔镜检查,既可明确诊断,又可借以松解盆腔内轻度粘连,电灼较小的病灶,并通过镜管附属针头抽出子宫内膜囊肿内容物,行囊肿剥离术。

2)剖腹保守术 其范围包括分离盆腔内的粘连,用电灼法或手术刀剜除盆腔可见表浅病灶,然后将子宫悬吊,如发现卵巢内膜囊肿可将囊肿剜出,尽可能保留正常的卵巢组织。

(2)半根治手术 对35岁左右,病灶范围广泛,无需或无法保留生育功能者,行盆腔病灶清除,子宫全切,保留少许正常的卵巢组织。

(3)根治手术 适用于45岁以上已近绝经期妇女,已经药物治疗、保守性手术治疗无效,病灶范围仍广,且临床症状明显加剧者,应作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对手术难度大,需根治,可用GnRHa3~6个月后再作根治手术。

(4)放射治疗 对症状严重,经各种治疗无效,或有手术反指征者可考虑放射治疗,破坏卵巢功能。

3.预防

(1)防止子宫内膜种植 在作诊刮扩宫颈时,勿使扩张器在颈管内来回进出,以防宫腔内压增高,使内膜残片挤入输卵管;输卵管通气、通液、造影手术时,压力不宜过高;子宫切开时,宜将切口四周垫纱布,以防止内膜进入腹腔。

(2)经血引流不畅时,应及时采取措施。

(3)高度后屈子宫无粘连者,应适当纠正。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