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儿科临床诊疗手册》第115页(956字)

【释义】:

新生儿惊厥常非生理性且表现很不规则,有时与正常活动不易区分。正常新生儿可出现肢体震颤或下颌抖动。多发生在新生儿突然被唤醒或皮肤受到寒冷刺激时。这些无意识、不协调的动作是由皮层下中枢支配,在新生儿期出现并无病理意义,但应注意与惊厥动作区别。突然出现肌张力改变,持续性伸肌强直,反复迅速的肢体某一部位抽搐以及阵发性痉挛有病理意义。

【诊断】:

新生儿惊厥临床表现常见为轻微型,无肢体抽动或强直,表现为眼球水平或垂直位偏斜,眼睑抽动,眨眼动作,口颊异常动作如吸吮、咀嚼、咂嘴、流涎、呵欠等,四肢可呈游泳或踏车样运动,可表现为呼吸暂停。除轻微型外,可表现为强直型、阵挛型。

(1)缺氧缺血性脑病 围产期窒息史,生后Apgar评分异常,生后12h内神经系统兴奋或抑制表现,惊厥多发生于生后6~18h内,意识障碍、肌张力改变及原始反射异常。CT脑软化或脑水肿表现,头颅B超回声强度改变。

(2)颅内出血 CT有高密度影,早产儿多见脑室管膜下-脑室内出血。凡体重<1500g的早产儿应在生后1周内头颅B超或CT检查。

(3)感染 可为细菌性、病毒性,脑脊液病原学检查阳性。

(4)代谢异常 ①低血糖,血糖低于2.22mmol/L(40mg/dl),早产儿≤1.1mmol/L(20mg/dl)。②低血钙,血钙<1.9mmol/L(7.5mg/dl)。③低血镁。④血钠异常。⑤氨基酸代谢紊乱。⑥维生素B6依赖症,维生素B6治疗有效。

(5)药物撤退综合征 胎儿通过胎盘接收麻醉药或巴比妥类药物,生后药物中断可发生惊厥。根据母亲用药史,惊厥通常发生在生后24~48h可以考虑本病,用苯巴比妥或氯丙嗪可以控制惊厥。

(6)胆红素脑病 胆红素常在342μmol/L(20mg/dl)以上,常见于溶血、败血症、早产儿,惊厥常以角弓反张为特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