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梗阻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新编耳穴诊疗手册》第168页(944字)
【定义】急性肠梗阻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肠内容物在肠道内通过发生障碍。可发生剧烈疼痛,恶心呕吐,腹胀,停止排便和排气。一般可分三大类:机械性肠梗阻(肠套叠、肠扭转、肠粘连、肿瘤、绞窄性疝及蛔虫等);动力性肠梗阻(麻痹性多见);血运性肠梗阻(常在机械性肠梗阻不能缓解致血运受阻)。体征:腹部膨隆,肠鸣亢进(机械性肠梗阻)或消失(麻痹性肠梗阻),病情复杂,发展迅速,危重时可呈现中毒性休克征象。
【取穴】主穴:耳尖放血、小肠、大肠、交感及脾。配穴:皮质下、神门及体穴穴位注射(用生理盐水3ml分别注射右侧足三里、天枢等穴,对动力性痉挛性肠梗阻、单纯性肠梗阻、蛔虫性不全性肠梗阻效果佳)。
【按语】(1)据文献记载及笔者经验,不管耳针及体针治疗急性肠梗阻,仅治疗动力性肠梗阻、轻型的肠粘连肠梗阻、早期肠套叠肠梗阻及蛔虫性肠梗阻;若病人之腹部由软变肌卫,压痛明显,脉率超过120次/分,白细胞超过12000/mm3,肠鸣音原亢进转为静寂,应转手术治疗,否则会延误病情。
(2)李廼泽等报道:以体穴注射治疗50例,配合其他中西医疗法,治愈率为84%,多数患者在48小时内解除梗阻。
(3)据陈自枢、于震、李贤丰及韶山人民医院等共计320例,以应用体针刺为主,配合中西医疗法,其治愈率为75%~98.3%。
(4)配合其他措施:①口服粘连松解汤或生豆油50~100ml,配合肥皂水高位滴入灌肠。②补充液体,保证每天2500ml液体静脉滴入,按“先盐后糖”、“先快后慢”、“见尿补钾”的原则,纠正酸中毒及休克。③有效胃肠减压,也可以从胃管中注入中药后夹胃管,以观病情发展,有无肠鸣音,有无排气,腹部膨胀情况,压痛是否减轻,若脉率由120次/分减少到<100次/分,X线腹部平片液平面消失,肠鸣音高调消失,由每分钟几十次转为每分钟5~6次,病人主观腹痛明显消失,有肛门排气现象,提示皆属耳针或针灸保守疗法成功之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