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临床心律失常诊疗手册》第32页(820字)

多源性房性心动过速(multifocal atrial tachycardia)又名心房内的游走起搏点或紊乱性心房律,确切发病机制,究为自律性异常,抑或触发激动所致,迄今尚未阐明,但予维拉帕米后,每可使心房异位兴奋灶为之受抑,则支持与触发机制有关。

【诊 断】

(一) 临床表现发生率约占心律失常<1%。系由肺动脉压力升高,引起右心房扩大触发多源异位节奏点所致,60%~85%的患者与肺部疾病有关,尤多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病加剧期。此外,并见于呼吸衰竭、急性心功能失代偿、感染、低钾血症、低镁血症、低钠血症、肺栓塞、肿瘤以及瓣膜性心脏病等疾病。患者有心悸、头晕、乏力、胸痛及晕厥等症状。病程可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数日或数月,但多数可在2周内终止。

(二) 心电图特点

心房率在100~250bpm之间,同一导联至少有3种形态不同的P波,PP、PR间期不等,PR多变,当伴不同程度的房室传导阻滞,甚似心房颤动,但仔细寻觅,仍于PP间有等电位线,可资区别。

【治 疗】

需针对基础疾病治疗,撤除茶碱及β受体激动剂等药物,系该类药物易于引发由儿茶酚胺解导的延迟后除极,进而激惹心房异位节奏点。

口服或静脉注射维拉帕米及美托洛尔可程度不等地减慢心率,并转复窦性心律。部分患者,甚至所测电解质列于正常范围者,经静注镁、钾制剂后,可转复为窦性心律。上述治疗奏效不着而临床症状明显者,可酌情行房室结射频消融术,并安置永久性起搏器,术后心功能可获改善,并提高生活质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