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我国火灾事故的因素分析

出处:按学科分类—政治、法律 中国商业出版社《最新单位消防工作实务全书第一卷》第25页(6373字)

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和同火灾事故作斗争的社会实践中,经过大量研究发现我国火灾事故的发生和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既有社会环境因素,又有自然因素,还有地区及行业因素。

(一)影响火灾事故的社会因素

由于火的利用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因此,火灾事故也必然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和民风民俗等诸多因素。

1.经济因素与火灾事故

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厂企业不断增加,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资源和能源进一步得到开发和利用,交通运输业不断兴旺发达,社会的物质财富不断增多,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用火、用电、用危险品的数量和范围也在不断扩大,火灾事故发生的系统因素和随机因素也在相应增加。就一般情况而言,在经济高度发达的条件下,一旦发生火灾事故,每起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将会增加,甚至几把大火就会使火灾损失率骤增。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已证明了这一点。

我国沿海省市是改革开放的前沿,它们利用改革开放的优势,带动了经济的飞速发展,成为我国经济、文化最活跃的地带。但是,这些地区消防工作没有与经济发展同步,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致使引发火灾事故的因素增多,火灾事故发生率及损失也相对增大。据统计,1993年内,广东、福建、浙江、山东、辽宁、上海、江苏、广西、海南、河北十个沿海省市共发生火灾17188起,死1151人,伤2865人,直接经济损失7.2亿元,分别占全国火灾总数的45.1%、46.7%、47.9%和64.3%。在206起特大火灾中近60%都发生在十个沿海城市,即经济发达地区。在此一年中,仅唐山林西百货大楼、南昌万寿宫、大连JMS医疗器具有限公司、福建螺城中心市场贸易大楼、安贸危险品储运仑库、北京隆福商业大厦、昆明东方夜总会、广州乒乓球厂、深圳致丽玩具厂、福建高福纺织有限公司十大火灾,就造成257人死亡,1094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3.5亿元。1993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火灾损失非常严重的一年。其中广东省发生特大火灾29起,占全国特大火灾的14%,直接经济损失3亿多元,占全国火灾损失的四分之一以上。由此可知,随着经济的发展,导致火灾事故的因素也确实在不断增多。

2.科学技术因素与火灾事故

随着社会的发展,先进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各个领域,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随着电子、激光、核能的利用,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出现,机构化、电气化、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火险因素也随之增多,火灾事故发生的随机性、连续性、扩散性和危险性也在增大。因此,经济越发展,科技越进步,越不能忽视火灾预防工作,更不可麻痹大意。同火灾作斗争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当然,先进的科学技术也会提供同火灾事故作斗争的先进手段,如目前已广泛使用的各种阻燃材料和自动报警器、自动灭火装置、高效喷火剂、大功率的多功能消防车等等,这一切为我们及早发现火灾,控制火灾,减少火灾事故造成的各种损失提供了保障。

3.文化因素与火灾事故

随着社会文化教育的普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不断得到开发和利用,公民的知识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将会不断提高,懂得防火和灭火科学知识的人也会越来越多,人们在用火用电用危险品的过程中自身抗御火灾的警惕性和技能将会得到不断提高。这样,起火成灾率就会下降。反之,文化教育落后,懂得消防科技的人就少,人们对火灾的警惕性和自身抗御火灾的能力就低,起火成灾率就会增加。

4.社会政治因素与火灾事故

综观新中国成立50年来的历史,凡在国家的政局稳定,法制健全的时候,消防管理都严格有效,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得也比较快,整改火险隐患的工作力度比较大,人民群众的消防意识水平提高的幅度也比较大,火灾基本处于受控状态,起火成灾率就低。相反,当政局动荡,社会不安定,法制不健全的时候,消防管理链条就会中断,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就会搁浅,火险隐患就会增多,火灾常常处于失控状态,起火成灾率就高。

5.社会的民风民俗因素与火灾事故

良好的民风民俗可以创造优美的社会环境,我国曾提倡的“破旧立新”,“五讲四美三热爱”,“文明生产、文明上岗”,“小心灯火”等良好的民风,可以给消防管理造成一个“畅通无阻”的社会环境,能够潜移默化地增强公民的防火意识。在此环境中,一般来说,火灾呈下降趋势。不良的民俗习惯,如供神焚香、上坟烧纸、酗酒吸烟、乱扔烟头、乱堆废弃物等,就会给消防管理带来很大的麻烦和阻力,火灾很容易失控,起火成灾率也会因此上升。

由于社会的复杂性,上述社会因素对火灾事故的影响也不是各自独立的,而经常是相互交织、复合作用的。因此,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用系统性、整体性的原则来辩证地看问题。

(二)影响我国火灾事故的自然因素

我国地处北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北方地区冬季漫长而干冷,南方地区则夏季较长而炎热。从全国总体上来讲,一年四季火灾的分布不均衡,大致如下:冬季发生的火灾最多,集中在12-2月份,约占全年发生火灾数量的35%,春季火灾仅次于冬季,集中在3-5月份,约占全年总火灾的26%,秋季火灾集中在9-11月份,约占全年总火灾的21%,夏季火灾发生最少,集中在6-8月份,约占18%。

我国范围内火灾在一年四季的变化循环往复,基本已形成了规律,这与我国特定的地理条件和特殊的气候密切相关。

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低,气候干燥。风力仅低于春季,但高于其他季节,日照时间短。特别是我国东北、西北和内蒙的一些地区入冬早,低温时间长,有的地区冬季长达半年。在这样漫长的冬季里生产、生活和取暖用火增多,夜间灯火照明时间长,容易起火。我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正值此季。每年春节期间,因燃放烟花爆竹而发生的火灾都不下千起,损失极为严重(见表1-3-1)。又因常常是冰天雪地,人员行动不便,供水不及时,火灾得不到及时的扑救而酿成大火。因此,冬季火灾多,且损失大,居四季之首。

表1-3-1 1990年至1998年春节火灾情况

春季风多,降水稀少,且风力最大,加上气温回升,土壤水分蒸发量大,水气极易散失,此季,形成风高物燥的气候。加之人们春游踏青,清明祭祖,野外火源增多。因此,起火率高,而且,一旦失火,扩散性极强,常造成大面积火灾,且扑救难度大,损失严重。此季的火灾发生率仅次于冬季,居第二位。

我国秋季气温、湿度、风力介于夏冬季之间。仲秋之后,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庄稼开始成熟,禾杆逐渐枯黄变干。收获、打场用电量增加,柴草堆垛比比皆是。尤其是进入深秋,寒潮频袭,气温下降,风力上升,火灾极易发生,此季的火灾发生率高于夏季,低于春季,居四季中的第三位。

夏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高,日照时间长,降水多,湿度大,在炎热的夏季,人们用火的数量和用火的时间相对减少,由于湿度大,物质的难燃度增加,所以火灾发生率低,居四季中火灾发生率的末位。

以北京地正为例,北京地区一年四季火灾率与气象的对比统计表(见表1-3-2)也说明了此问题。

表1-3-2 北京地区一年四季火灾率与气象对比统计表

一年中就全国范围来讲,火灾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但在某些特殊地区和特殊年份也具有特殊性。

我国火灾事故不但随着一年四季的更替而发生变化,就是在一天24小时之内,火灾的发生率也不尽相同,一般的呈现规律是:白天起火次数多,特别是下午为最多,夜间起火次数少,其中后半夜为最少;但从起火成灾率来看,白天低,夜间多。即起火率高的时间恰是成灾率低的时间,起火率低的时间恰是成灾率高的时间。

一日内起火成灾规律的形成是与人们的生产、生活、经营管理活动密切相关的,就一般而言,白天是人们通常从事生产和经营活动最集中最频繁的时间,也是用火用电和使用危险品最多的时间,一旦疏忽大意,放松警惕,失去控制,就容易起火。尤其是下午,人们精神疲惫,困倦,精力不充沛,大脑活动往往抑制大于兴奋,常常容易放松防火警惕性。因此,白天起火较多,但由于白天人们都处于清醒状态,工作在各自的岗位上,即便是出现了火情,也会及时发现、及时报警、及时扑救,所以成灾率并不高。相反,夜间大多数人都停止了自己的生产和经营活动,用电用火用危险品的数量随之减少,故起火率也低。然而夜间,尤其是下半夜,大多数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及宅院都大门紧闭,且此时活动人员减少,一旦失火,很难及时发现,有的发现后由于缺乏人力物力,也得不到及时扑救,往往小火酿成大灾,故起火成灾率高。

(三)影响火灾事故的区域和行业因素

我国的火灾事故随着区域及行业性质的不同而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这是由于各地区,各行业的工作对象和经营范围不同,生产、储存和使用的原材料性质各异,用火用电的数量不一,再加上各地区各行业的消防设施、消防管理技术及消防安全知识水平千差万别,使得各自的火灾事故发生数量也各不相同。

据1950-1984年全国不完全统计的火灾资料,各地区、各行业大灾的基本情况是:

1.乡村火灾严重,平均火灾次数和损失分别占各地区、各行业火灾总数的74.4%和37.8%,均居首位。这是由于我国乡村地广人多,柴草等可燃物多,建筑耐火性低,再加上经济体制改革后,个体及乡镇企业发展,火险因素增加,而人员素质较低,消防力量薄弱。因而,火灾事故发生的次数多、损失大。

2.工业系统火灾比较突出,平均火灾次数和损失分别占各地区、各行业火灾总数的10.1%和26.4%,均居第二位。由于工业系统生产、储存、使用可燃、易燃易爆物品多,用火用电量大,所以容易发生火灾事故,且火灾损失大。

3.商业和财贸系统火灾比较多,平均火灾次数和损失分别占各地区、各行业系统火灾总数的4.5%和12.4%,居第三位和第四位。随着改革的深入,商业财贸系统的物资品种增多、数量增大,来往顾客及机动车辆增多,零散的、移动的电源与火源增多,一旦疏于管理,就会导致火灾事故发生。

4.居民社区火灾不容忽视,平均火灾次数占各地区、各行业系统火灾总数的4.4%,仅次于商业财贸系统,居第四位。这是由于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街道居民的生活用火用电量增大,再加上使用煤气、天燃气、石油液化气的用户增加,而居民的防火意识较低,致使火灾事故时有发生。

5.交通邮电系统、文教卫生系统、机关团体、国营农场、街道生产服务部门的火灾在每年中也占一定的比例,约为1%~2%。其中交通邮电系统的火灾损失比较大,占各地区、各行业系统火灾总数损失的13.6%,居第三位。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我国的经济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好势头。同时,火灾事故也具有了新的特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统计表明:

1.我国沿海地区火灾事故突出,特别是广东、福建、浙江、山东、辽宁、上海、江苏、广西、海南、河北等地区。这些地区利用改革开放优势,经济迅速发展,但消防工作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致使火灾隐患增多,火灾事故发生率和损失率增大。

2.第三产业火灾增多。经济的飞速发展使我国的第三产业日趋繁荣。全国各地各类市场、大型市场、宾馆、饭店、歌舞厅等公共服务娱乐设施与日剧增,但由于消防管理混乱,消防规章制度和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等原因,使火灾频频发生。据公安消防部门统计,1997年1月至1999年7月,全国特大火灾事故共发生202起,其中51起发生在大型商场、市场、宾馆、饭店,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重大人员伤亡。

3.仓储业火灾损失严重。经济的繁荣,物质财富的增多,使仓储业发生了很大变化。但由于一些单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超存、混存现象严重,致使火灾造成巨大经济损失。仅深圳安贸危险品仓库特大火灾爆炸事故就损失2.5亿多元。

4.乡镇企业火灾仍呈上升趋势。近些年来,我国乡镇企业发展很快,已成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但由于大多数企业还存在着生产条件简陋、技术力量薄弱、职工素质不高等问题,火灾形势不容乐观。仅1993年一年,乡镇企业共发生火灾事故2880起,直接经济损失1.2亿元。

5.外商投资企业火灾影响较大。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和发展,外商投资企业大量增加。但由于部分企业只追求经济效益,消防安全条件差,大都实行封闭式作业,以致火灾发生后,扑救困难,损失严重。大连中日合资JMS医疗器具有限公司一场大火,导致直接经济损失1376.2万元,火灾中有13名消防官兵受伤。深圳致丽玩具厂实行封闭式作业,火灾发生后人员疏散困难,致使84人死亡,40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60多万元……

6.可燃材料装修场所火灾多发,损失严重。由于消费水平的提高,一些商场、饭店和公共娱乐场所的装修越来越豪华,但防火措施未跟上,致使火灾不断发生,损失相当严重。唐山林西百货大楼内部用宝丽板装修,着火后迅速蔓延,并产生大量有毒气体,致使81人死亡,5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401.3万元。上海海底皇宫娱乐总汇在装修过程中发生火灾,11人死亡,13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6万多元,间接损失190多万元。

总之,影响我国火灾事故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各因素之间并不是彼此孤立的,而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分析我国火灾事故发生的原因,制定我国防治火灾事故的对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