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毒性痢疾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系列儿科手册》第563页(2917字)
中毒性痢疾是细菌性痢疾中的危重临床类型,起病急,发展快,病情严重,可发生惊厥及休克,易引起死亡。本病属中医学“疫毒痢”范畴。
〔病因病机〕
病原为痢疾杆菌,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痢疾杆菌裂解产生内毒素进入血循环,人体产生强烈反应,早期全身微血管痉挛性收缩,继而引起全身性微循环障碍。
中医学认为外感时邪疫毒,侵入肠胃,湿热郁蒸,气血壅滞,结为脓血而致。
〔西医诊断标准〕
一、临床表现
多见于2~7岁儿童,起病急骤,高热40℃,休克症状重者体温可不升。反复惊厥,迅速发生呼吸衰竭及休克或昏迷,肠道症状较轻,甚至无腹痛与腹泻。分为以下3型
1.休克型:面色苍白,皮肤发花、发绀,四肢发凉,血压下降,心音低弱,呕吐咖啡样物。可并发呼吸窘迫综合征。
2.脑型:血压偏高,反复剧烈呕吐,病理反射亢进,剧烈头痛,昏迷,瞳孔大小不等,对光反射消失,呼吸节律不整,双吸气,下颌呼吸,甚至呼吸骤停。
3.混合型:兼有上两种表现,病情最重。
二、实验室检查
1.血象:可有白细胞增多。
2.粪便检查:粘液脓血便,镜检见分散的红细胞,成堆脓细胞,可发现巨噬细胞。
3.粪便细菌培养:痢疾杆菌培养阳性。
4.乙状结肠镜检查:结肠粘膜弥漫充血,血肿,散在出血点及浅溃疡。
〔鉴别诊断〕
1.化脓性脑膜炎:粪便或灌肠排出液中查不到大量脓细胞,脑脊液检查可明确神经系统疾患。
2.霍乱与副霍乱:本病先泻后吐,呕吐物与粪便呈泔水样,可见失钠性肌痉挛。粪便悬液镜检或培养可鉴别。
〔中医辨证分型要点〕
一、毒邪内闭
高热,恶心呕吐,烦躁谵妄,抽搐,神昏,或痢下脓血,小便黄赤,舌质红,苔灰糙。
二、内闭外脱
突然面色苍白或青灰,四肢厥冷,汗出不温,皮肤见花纹,口唇紫绀,口吐咖啡样液,呼吸浅促,节律不匀,神志不清,脉微欲绝。
〔治疗〕
一、西医综合治疗
1.抗菌治疗:选择氟喹诺酮类、复方新诺明、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先静脉给药,病情好转后可口服。
2.解除血管痉挛:阿托品0.03~0.05mg/kg,静脉注射,每5~15分钟1次,血压回升稳定后减少用药次数或停用。
3.降温止惊:综合使用物理降温、安乃近和亚冬眠疗法。氯丙嗪及异丙嗪各1~2mg/kg,肌注或生理盐水稀释至5ml静注,每2~4小时/次,不超过12~24小时。惊厥不止者可静注安定0.1~0.4mg/kg或水合氯醛灌肠30~60mg/kg。
4.防治循环衰竭:扩充血容量,纠正酸中毒,维持水与电解质平衡。可先输平衡盐液15~20ml/kg,总量不超过400ml;6%低分子右旋糖酐20ml/kg,对血压不稳定者加用多巴胺。
5.防治脑水肿和呼吸衰竭:脑水肿者可快速输入20%甘露醇,每次1g/kg,每6~8小时静脉推注1次。好转时可与50%葡萄糖交替使用。呼吸衰竭者保持呼吸道通畅,用呼吸兴奋剂。
二、中医分型治疗
1.毒邪内闭
治法:清肠解毒,泄热开窍。
方药:黄连解毒汤合白头翁汤加减。
黄连 白头翁 黄芩 黄柏 秦皮 赤芍 槟榔 生大黄 生甘草
加减:昏迷惊厥加钩藤、羚羊角;壮热不退加寒水石、紫雪散。
2.内闭外脱
治法:扶正固脱。
方药:参附龙牡救逆汤加味。
人参 五味子 山萸肉 附子 龙骨 牡蛎。
加减:恶心呕吐加玉枢丹。
三、单方验方
1.鲜马齿苋 地锦草、火炭母、白头翁、水煎服,连服7~10天。
2.紫皮蒜头5%浸液50~100ml保留灌肠。
四、针灸疗法
针刺取穴:足三里、天枢、上巨虚、十宣、人中。
耳针取穴:大肠、小肠、直肠下端、神门、交感。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连抗微生物作用与小檗碱基本一致,对除原内氏以外的痢疾杆菌有较强的抗菌作用。白头翁鲜汁、煎剂、乙醇提取物等于体外对痢疾杆菌具有明显抑制作用,白头翁中提取的强心成分白头翁灵及白头翁因,作用略似洋地黄,而毒性极弱,可减轻休克时心衰症状。黄芩煎剂在试管内对痢疾杆菌有抗菌作用。羚羊角煎剂可降低体温。人参对神经系统有兴奋作用,促进中枢神经系统内Azh的合成和释放,促进脑中RNA和蛋白质的合成,提高脑的供血供氧,可防治脑水肿。附子所含去甲乌药碱为β受体部分激动剂,具有强心作用,其可扩张心、脑血管,改善心脑循环,提高耐缺氧能力,附子与人参均有抗休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