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母 附子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对药的化学、药理与临床》第1123页(6998字)

【药理研究】

1.对体重、体温、电刺激阈的影响[1,2]

动物:昆明种小,肥肉、甘蓝,冷开水造脾虚模型。药物:附片制成100%溶液,贝母为33.3%溶液,附片川贝合剂含100%附片,33.3%的贝母,灌胃给药,0.1ml/10g,每天1次,连续8d,对照组给予蒸馏水。

报道1[1]

由表16-10-1可见,造型前各组间无统计学差异,造型后,显着低于造型前及对照组(P<0.01),给药8d后,各给药组体重恢复极为明显(自身对照,P<0.01)。两合剂组与相应之单味组间无差异,而增长值显示,附片川贝合剂组的增长值明显低于相应之两单味组(P<0.05)。川乌川贝组相应之单味组之间虽无统计学差异,但有降低川贝,川乌的增体重趋势。

表16-10-1 小鼠造型前后及给药后的体重变化(g,)

与⑤比较:* *P<0.01;与致虚后自身比较:△P<0.05;

与③比较:*P<0.05;与②比较:▲P<0.05

报道2[2]

表16-10-2 给药前后体重的变化(x±s)

表16-10-3 给药前后体温的变化()

表16-10-4 给药前后电刺激阈值的变化(x±s)

从表上可见:各组小鼠体重均有增加,给药组中合剂组比附片组增加明显(P<0.01),各组小鼠体温无明显差异(P>0.05),电刺激指标一项表明,合剂组比附片组恢复好。

报道3[3]

体重变化:见表16-10-5。实验前所有组间动物体重无统计学差异(P>0.05)。致虚第9d,各组动物体重除明显低于对照组外(P<0.01),相互间无差异;但给药8d后,体重自身对照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恢复(P<0.01);以体重增长值看,附片浙贝伍用,其值有下降趋势;而川乌浙贝伍用则有上升趋势,但均无统计学差异。

表16-10-5 附片、川贝单煎剂和合剂对动物体重的影响()

与⑤比较:* *P<0.01;与致虚后自身比较:△P<0.05;与③比较:*P<0.05

报道4[4]

附片按常规方法煎煮成100%汤剂,浙贝母煎成33.3%;合剂含附片100%,浙贝母33.3%。灌胃给药,0.1ml/10g,每天1次,连续给药8d,对照组给予同体积的蒸馏水,给药开始,全部换投正常饲料及冷开水。药物对小鼠体重、体温、电刺激的影响,取脾虚证小鼠,雌雄皆用,随机分为四组,给药前后测记各组小鼠的体重、体温、电刺激阈值,分别计算出每只小鼠给药后体重、体温、电刺激增减百分率,并以各组小鼠给药后的体重、体温、电刺激阈值增减百分率之均值比较,数据输入电子计算机,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处理,其结果见表16-10-6。

表16-10-6 附片、川贝单煎剂和合剂给药前后体重的变化()

从表16-10-6,表16-10-7,表16-10-8可见,脾虚小鼠给药并换投正常饲料8d后,各组小鼠体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给药组比馏水组增加明显;给药组中,合剂组、浙贝组与附片组比较,体重增长极显着(P<0.01);合剂组与浙贝组比较,二者无显着差异(P>0.05),各组小鼠体温已逐渐恢复,给药后,各组小鼠电刺激阈值均降低,说明动物反应性升高,其中给药各组与馏水组比较,差异极显着(P<0.01),给药组间差异不明显。

表16-10-7 附片、川贝单煎及合剂给药前后体温的变化()

表16-10-8 附片、川贝单煎及合剂给药前后电刺激阈值的变化()

2.对红细胞的影响

报道1[2]

取正常小鼠10只作对照组,另取脾虚小鼠数10只分为5组,按前法给药8d后,分别摘除眼球取血,试管法计数红细胞数,进行组间比较,其结果见表16-10-9。

表16-10-9 附片、川贝单煎及合剂对红细胞数的影响()

从表16-10-9可见:附片组小鼠红细胞的恢复较好:合剂组小鼠红细胞的恢复比川贝组差,较附片组更差,给药组间差异极显着(P<0.01)。

报道2[4]

取正常小鼠10只作对照组,另取脾虚小鼠数分为5组,按前法给药8d后,分别摘除眼球取血,试管法计数红细胞数,进行组间比较,其结果见表16-10-10。

表16-10-10 附片、浙贝及合剂对红细胞数的影响()

由表16-10-10可见,红细胞数各组之间差异极明显,给药组中,附片组小鼠恢复较浙贝组好(P<0.01),合剂组小鼠恢复比附片组小鼠差(P<0.01),但比浙贝组好(P<0.001)。

3.对血清蛋白含量的影响

报道1[2]

取健康和脾虚小鼠,按上法分组实验,结束后摘除小鼠眼球,收集血清,将同组2~3只小鼠血清合并编号送检,其结果见16-10-11。

表16-10-11 附片、川贝及合剂对血清蛋白含量的影响(g/100ml,)

由表16-10-11可见:脾虚组小鼠总蛋白低于其他各组;给药各组与正常组接近,附片组小鼠白蛋白低于川贝组、合剂组。附片组球蛋白高于川贝组、合剂组。A/G比值,附片组低于川贝组、合剂组。

报道2[4]

取健康及脾虚小鼠,按上法分组实验,结束后摘除小鼠眼球,收集血液,分离血清,将同组2~3只小鼠血清合并编号送检。其结果见表16-10-12。

表16-10-12 附片、浙贝及合剂对血清蛋白含量的影响(g/100ml,)

由上表可见,给药组与正常组小鼠血清总蛋白比较,二者无显着差异,(P>0.05);给药组与脾虚组小鼠比较,则差异极显着(P<0.01);给药组与对照组小鼠比较,差异亦显着(P<0.05)。浙贝组与合剂组小鼠白蛋白含量差异不明显(P>0.05),与附片组比较则差异显着(P<0.01)。给药组中,合剂组、浙贝组与附片组比较,其球蛋白含量差异极显着(P<0.05);合剂组与浙贝组比较,差异亦显着(P<0.05)。合剂组小鼠A/G比值,比附片组低,与正常组接近。

4.对心电图心率的影响

报道1[2]

取脾虚小鼠分为4组,按前法进行给药,给药8d后,记录Ⅱ导联R的波、vcR波电压及心率变化。其结果见表16-10-13。

表16-10-13 心电变化(mV)

由上表可见:各组ⅡR波,VcR波电压及心率无明显差异。

报道2[4]

对小鼠心电图的影响:取脾虚小鼠分为4组,按前法进行给药,给药8d后,记录ⅡR波,VcR波电压及心率变化。其结果见下表。

表16-10-14 心电变化(mV)

从上表可见,给药组中的附片组小鼠Ⅱ导联及胸导联R波电压比浙贝组小鼠低,合剂组比浙贝组高,而比附片组低,心率变化不明显。

由上述结果可知:川贝母附子合剂及浙贝母附子合剂使小鼠心率变化不明显,ⅡR波、VcR波合剂组均较对照组低,其中浙贝母与附子合剂组ⅡR、VcR波较对照组低,差别显着。

对心率失常的影响[5]灌胃给药0.1ml/10g,10min后记录1次心电图,注射肾上腺素500μg/kg,记录1、2、3、4、5及10min心电图,结果如下,对照组:对抗0,减轻0,无效10,有效率0%。附浙组:对抗2,减轻4,无效4,有效率60%,低于单味浙贝母80%有效率。说明两药合用有一定抗心律失常作用。

1%、2.5%及5%黑附片煎剂对离体蛙心的收缩力均有迅速而显着的加强作用,对心跳频率无明显影响;1%(2∶1)及(4∶1)附片川贝合剂均使离体蛙心收缩力减弱,但(2∶1)作用较明显,两者对频率均无明显影响;2.5%(2∶1)附片川贝合剂对心收缩力及频率影响不明显,而2.5%(4∶1)附片川贝合剂对心收缩力有减弱作用,对频率影响不明显;5%(2∶1)及(4∶1)的附片川贝合剂对心收缩力略有减弱作用,(2∶1)对频率无明显影响,而(4∶1)略有减缓作用。而附片煎剂与附片川贝合剂相比较,对离体蛙心收缩力的影响有极为显着的差异,即黑附片煎剂有明显的增强心收缩力的作用,而附片川贝合剂却略有减弱心收缩力的作用。

5.对肾上腺皮质功能的影响

报道1[1]

肾上腺指数的变化见表16-10-15,除附片川贝合剂组间无差异外,其余各给药组均明显恢复。与对照给间无差异。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见表16-10-15,各给药组维生素C含量,均较虚证组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以川乌,川贝组升高明显(P<0.05);虽然两合剂组与相应之单味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附片与川贝伍用时,有降低趋势,接近附片组。

表16-10-15 附片、川贝及合剂给药后肾上腺指数及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

与④比较:*P<0.05;与④比较:* *P<0.01

报道2[4]

肾上腺指数的变化:见表16-10-16。各实验组之肾上腺指数均较致虚组下降,而与对照组间无显着差异,两合剂组的肾上腺指数,分别接近各单味药的算术平均值,相互间未见明显差异。

表16-10-16 附片、浙贝及合剂给药后肾上腺指数及肾上腺内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

与④比较:*P<0.05;与④比较:* *P<0.01

由表19-10-16可见,各组之肾上腺的维生素C含量均从致虚状态恢复,其中以单味浙贝,附片浙贝伍用后的肾上腺维生素C含量,较单味附片组略高,而趋于两味药之平均值。

6.对肝、脾、肠的影响

报道1[2]

对上述取血后的小鼠进行解剖尸检,分别取出肝、脾、肠等部分组织、用10%酒精甲醛固定液固定,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苏木精-伊红染色(CH,E染色),树胶封存,光镜下观察比较,其结果见下表16-10-17。

表16-10-17 脾虚小鼠药后肝、脾、肠的病变化

从上表可见:合剂组小鼠的肝、脾、肠恢复较附片组、川贝组稍好。

报道2[4]

对上述取血后的小鼠进行解剖尸检,分别取出肝、脾、肠等部分组织,用10%乙醇甲醛固定液固定,酒精脱水,二甲苯透明,石蜡包埋切片,苏本精—伊红染色(HE染色),树胶封存,光镜下观察比较,其结果见下表16-10-18。

表16-10-18 脾虚小鼠药后肝脏的变化

从以上各表可见,对肝脾肠病变的恢复,合剂组比单味组略好。单味组高;合剂组小鼠白蛋白较附片组低,球蛋白较附片组高,A/G比值较附片组低,对肝、脾、肠的病理改变的恢复,合剂组比附片组、浙贝组稍好,各实验组小鼠对电刺激,心率未见明显影响。

表16-10-19 脾虚小鼠药后肝脏的变化

表16-10-20 脾虚小鼠药后肠的变化

【毒理研究】

云南大学中药“十八反”协作组[6]研究报道认为:给药后毒性症状及小鼠死亡数两项来看,黑附片、与川贝母合用后,与相应之同剂量的单味煎剂组比较,药后的反应及动物死亡数并未增加,在某种程度上,似乎还有所减轻。另外,服用川贝母煎剂的2个组的小鼠均无死亡,药后小鼠较活跃,未见有其他反应。结果见表16-10-21。

【临床应用】

刘氏[7]等总结了明清以降129家医案中十八反的临床应用情况,总计486个反案中,附子与贝母合用共计17个,占总对数的2.49%。

聂氏[8]报道中有贝母,附子合用一方治疗哮喘而获得显效的记述。近年来附子配贝母的复方有用于治疗肾炎、哮喘疾病[9]

表16-10-21 小鼠口服黑附片煎剂与附片川贝合剂比较表

【参考文献】:

1 刘源,陈馥罄,高晓山.中药十八反研究.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128

2 刘源,陈馥罄,高晓山.中药十八反研究.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135

3 刘源,陈馥罄,高晓山.中药十八反研究.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136

4 刘源,陈馥罄,高晓山.中药十八反研究.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138

5 刘源,陈馥罄,高晓山.中药十八反研究.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1991:103

6 云南大学中药“十八反”协作组.中药“十八反”动物实验研究.中药通报,1986(增刊);35

7 刘源,高晓山.明清以降129家医案中十八反的临床应用.中医杂志,1989;(9):10

8 聂伯纯.十八反研究.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88;12(2):43

9 苗明三.常用中药毒理学.北京:中国中医出版社,1997:357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