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工业技术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制浆造纸手册:第六分册机械法制浆》第110页(925字)

磨石磨木浆车间生产的可变因素有磨石表面状况、磨石速度、磨木压力、输入功率,电耗,产量,磨木温度;磨木浓度、浆游离度和木材等。这些因素互相联系,不宜孤立地去研究,其中磨石表面状况和磨木压力是生产操作中的主要控制要素。

磨石表面是受磨粒和刻石刀的型式控制的。不管磨木机的型式和使用的材种如何,普遍采用氧化铝或炭化硅陶瓷磨石,或两者并用。磨石粒度通常选用60目,少数选用54、46、40或70、80目。磨石硬度常用M级,其次用N,少数用L和K级。最常用的斜纹刻石刀齿数为8~12目,斜角28°~35°20′。通过刻石使磨石与木材接触面积减少,磨木单位压力增加,并使纤维从磨木区排出,避免过度复磨。磨石齿型,槽宽与齿面宽之比对纤维长度和游离度起着主要控制作用。

刻石之后产量提高、电耗降低。经过一段时间运行,产量下降、电耗上升,并产生较低的游离度和较高的耐破度,这时需要再行刻石。不能过分延长刻石周期,因为这对浆的产量和电耗都将起相反作用。每100t浆产量的刻石次数,一般低于1次,最少的为0.1次,最多的为2次。有关刻石详见本节第58页。

增加磨木压力,浆的产量提高,磨木机输入功率增加而单位电耗下降,与此同时,浆的游离度增加,强度下降和纤维束含量增加。磨木压力一般控制在一个较窄的范围,并受电动机可利用的功率限制。

增加磨木温度(在恒定的浓度下),磨木产量增加,电耗下降,并且浆的游离度和强度提高。在一封闭系统中,白水温度在约70℃以内,每升高6℃可以节约动力2~3%。klemm曾指出对干的木材,温度不要超过77℃,对过老的木材,不要超过60℃。

浆坑浓度一般在1.0~3.5%。如浓度超过4%,电耗上升、产量下降。

磨石线速度,喷水、浆坑温度和浓度,浸浆深度,负荷和压力等磨木机其他可变因素,详见本节第95页。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