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椒(图65)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中药鉴别炮制应用手册》第156页(1704字)

图65 花椒

本品为芸香科植物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 Maxim及青椒Zanthoxylum schinifolium Sieb.et Zucc.的果皮。原植物系落叶灌木,野生与栽培均有。国内大部地区多用花椒的果皮,其色红、个大者习称“大红袍”,质量最佳。其种子名椒目,亦供药用。另外,同科同属植物竹叶花椒、野花椒、筋的果皮亦作花椒药用。

【性状鉴别】

1.花椒 呈1~2个相连球形果,或开裂成只基部相连的两瓣状。直径4~5mm。果皮表面红色、紫红色或红棕色,极皱缩,有多数突起又凹下的油腺,内表皮光滑,淡黄色,有的残存黑色球形种子。香气浓厚,味麻辣而持久。

2.青椒 呈1~3个相连的球形果,或每果已开裂成两瓣状,果顶端具短小喙尖。直径3~4mm。果皮表面草绿色、黄绿色或棕绿色,有网纹及多数凹下的点状油腺,内果皮灰白色或淡黄色。味微甜而后辣。

花椒以身干、色红,青椒以身干、色青绿、均无梗无椒目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椒目、果柄等杂质。

(二)炮炙

1.炒制 取净花椒置锅内,用文火炒至有香气,取出,放凉。

2.醋制 取花椒用微火炒热,陆续淋醋,炒至醋尽,迅速出锅焖1小时,使其发汗,晒干。每1kg花椒,用黄醋120g。

3.盐制 取花椒用微火炒至有响声,喷淋盐水炒干。

【性味归经功效】

热、辛。归脾、胃经。温中止痛,杀虫,止痒。

【应用】

1.胃寒腹痛,吐泻 本品长于温中燥湿,散寒止痛,止呕止泻。治疗胃寒腹痛,呕吐,可与白豆蔻、生姜等配伍。治疗脾胃虚寒,腹痛,呕吐,饮食不思,常与人参,干姜等配伍,如大建中汤。治疗寒湿困中,腹痛吐泻,多与砂仁、草豆蔻、苍术等配伍。

2.虫积腹痛 治疗手足厥逆、烦闷吐蛔的虫积腹痛,可与干姜、乌梅、黄柏等配伍。虫积腹痛较轻者,可与乌梅、榧子、使君子等配伍。治疗小儿蛲虫病,可用本品煎液作保留灌肠。

3.湿疹瘙痒或妇人阴痒,可单用煎水外洗。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2~6g,外用适量。蛔虫腹痛、呕吐、皮肤瘙痒等宜生用;脘腹冷痛,呕吐等宜炒用。阴虚火旺者忌用。

【备注】

本草纲目》:“散寒除湿,解郁结,消宿食,通三焦,温脾胃,补右肾命门,杀蛔虫,止泄泻。”

本品含挥发油,油中含牻儿醇、柠檬烯、枯醇等。果实尚含甾醇、不饱和有机酸等。

据报道香油60g,炸12g花椒,待油温过滤出花椒,一次服下,对蛔虫性肠梗阻有疗效。

附:椒目

本品为花椒的种子。性味寒、苦。归肺、肾、膀胱经。功能行水、平喘。可用于水肿胀满,痰饮喘咳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