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图225)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中药鉴别炮制应用手册》第496页(1721字)
图225 三七
本品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Burk)F.H.Chen的干燥根。原植物系多年生草木,均为栽培。民间称“三七”或“土三七”而作药用的草药较多,不宜与三七混淆。另外,因三七是珍贵药材,时有伪品出现,亦应注意鉴别。主产于广西田阳、靖西、百色,云南文山、砚山等地。此外,湖北、四川、贵州、江西等省也有栽培。
【性状鉴别】
根呈倒圆锥形或纺锤形。长1.5~6cm,直径1~4cm。表面呈光亮的黑棕色(成品)或灰黄色(毛货)。顶端较平或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全体有断续的纵皱纹,支根痕及少数横向皮孔。体重,质坚实,难折断,断面灰黑色或灰棕色,有光泽,皮部有细小棕色斑点(树脂道)。中心木质部微显放射状纹理(菊花心)。气微,味苦微甜。习称“铜皮铁骨、狮子头”。以身干、个大、体重质坚实、断面灰黑色、无裂隙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洗净。
(二)切制
1.粉碎 取三七,洗净,干燥,研细粉。
2.蒸切 洗净,蒸透,取出,及时切片,干燥。
3.润切 将原药浸约1小时,洗净,捞起,中途淋水,润软,切极薄片,干燥,筛去灰屑。
【三)炮炙
取净三七打碎,分开大小块,用食油炸至表面棕黄色,取出,研细粉。
【性味归经功效】
温、甘、微苦。归肝、胃经。化瘀止血,活血定痛。
【应用】
1.各种内外出血证 以有瘀者为宜。本品有止血而不留瘀,化瘀而不伤正的特点,实为血证良药。单味内服外用都可奏效。治疗吐血、咳血、便血、尿血及崩漏,外伤出血等证,亦可与血余炭、花蕊石等配伍,如《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化血丹。
2.跌打损伤、瘀滞疼痛 本品为伤科要药,既能活血化瘀,又能消肿定痛,应用极为广泛。可单味内服外用,或与行气活血药配伍。
近年来用本品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缺血性脑血管病,脑出血后遗症等。均有较好疗效。本品还可以治疗血瘀型慢性肝炎。并有制为栓剂以阴道用药治疗子宫脱垂。
【用法及注意事项】
多研末服,每次1~1.5g。煎服,3~10g。外用适量。
阴虚口干而见出血者,须配滋阴凉血药。
【备注】
《医学衷中参西录》:“三七……善化瘀血,又善止血妄行,为吐衄要药。病愈后不至瘀血留于经络……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允为理血妙品。”
本品含三七皂苷、黄酮苷、槲皮素、槲皮苷、β-谷甾醇。本品有止血作用,能缩短凝血时间,有显着抗凝作用,能抑制血小板聚集,促进纤溶,并使全血粘度下降;能增加动物冠脉流量,降低心肌耗氧量,促进冠脉梗塞区侧支循环的形成,增加心输出量并有抗心律失常的作用,本品有抗炎、镇静、镇痛作用。
还有增强肾上腺皮质功能、调节糖代谢,保肝、抗衰老及抗肿瘤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