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菔子(图381)

出处:按学科分类—医药、卫生 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中药鉴别炮制应用手册》第827页(1393字)

图381 莱菔子

本品为十字花科植物萝卜Raphanus sativus L.的干燥成熟种子。原植物为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均为栽培。其根肥大,多供食用。

【性状鉴别】

种子呈类卵形或椭圆形,稍扁。长2.5~4mm,宽2~3mm。表面黄棕色、红棕色或灰棕色。扩大镜下观察可见表面有细密的网状纹理,较宽端有深色圆形种脐;一侧有数条纵沟(系折叠子叶及胚根形成的痕)。种皮薄,易碎,破开后可见子叶2片,黄白色或黄色,有油性。气无,味淡微苦辛。

以粒大、饱满、坚实、红棕色者为佳。

【炮制方法】

(一)净制

除去杂质,洗净,干燥。

(二)切制

用时捣碎。

(三)炮炙

1.炒制

(1)炒黄:取净莱菔子,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鼓起,并有香气,取出,放凉。用时捣碎。

(2)炒焦:取莱菔子置锅内炒至微焦;或用微火炒15分钟左右,至有响声,外壳有焦斑为度。

2.盐制 取莱菔子加盐水炒至变色。

【性味归经功效】

平、辛、甘。归脾、胃、肺经。消食除胀,降气化痰。

【应用】

1.食积气滞证 本品能行气消胀。故用之治疗食积气滞所致脘腹胀满、吞酸等证,常与神曲、山楂、陈皮等配伍;若食积泻痢、里急后重,可与枳实、木香、大黄等配伍。

2.胸闷食少,咳喘痰多等证 本品有降气化痰,平喘功效,治疗上述之证,常与苏子、白芥子等配伍。

【用法及注意事项】

煎服,6~10g。

风痰宜生用;消食化痰宜炒用。

气虚及无食积、痰滞者慎用。不宜与人参同用。

【备注】

本草纲目》:“下气定喘,治痰,消食,除胀,利大小便,止气痛,下痢后重,发疱疹。”

本品含少量挥发油。并含芥子碱、芥子碱硫酸氢盐、莱菔子素以及生物碱、黄酮等。本品炒用大于生用。本品有降压作用;对葡萄球菌及大肠、痢疾、伤寒杆菌有抑制作用;对多种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