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城遗址和南诏德化碑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陕西旅游出版社《中国行旅游手册云南行》第58页(1515字)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大理市西北太和村西山坡上,是“文献之邦”的重要标志物。
原为“洱河蛮”所居,唐开元二十五年(737)为南诏王皮逻阁攻占,二十七年迁都于此,成为南诏国早期都城,历时四十年。唐人樊绰《蛮书》言当时城中“巷陌皆垒石为之,高丈余,连延数里不断”。仅存南土城墙。起点苍麓,向东边村,全公里。北从点苍起,向东海之滨,公里。古部佛顶刚城和宫遗址。夯,呈不形,与太墙之西现其遗址北两道夯南城墙西山五指峰延伸至洱长约1.5城墙西端山佛顶峰延伸至洱全长约2城遗址西峰上有金南诏避署城墙为土规则圆和城北城端相连。今残存城垣高约3米左右,厚近4米。城中有一土台,约3600平方米,避暑宫大约即建于其上。宫室建筑均已不存。清代曾于土台上建佛顶寺。金刚城唐天宝六年(747)增修太和城时所筑。其时适逢唐朝赐南诏《金刚经》,故名。其城墙与太和城北城墙之西连接。城内建筑受唐长安城影响,所出土莲花纹瓦当与之极为相似。当时修建太和城时,南诏王不惜花费巨大代价,将整个山顶削平,建起一座城中之城。现游走于其残垣之上,仍能感受到当时馆驿堂皇规模宏大的气势。
太和城遗址内的南诏德化碑,建于唐大历元年(766),高3.02米,宽2.27米,厚0.58米。正面碑文约3800余字,残损过甚,仅存800余字。清阮福据《金石萃编》、《云南通志》拓本补缀,复其旧观。碑文叙述南诏创建过程中统一五诏、西爨内乱、天宝战争、归附吐蕃、西开寻传、筑拓东城(今昆明市)、制定官制等史事,颂扬阁逻凤功绩,着重表白南诏“世世事唐”,与唐亲密关系及后来不得已叛唐而归吐蕃的苦衷,文字委婉动人,词藻华美,堪称滇文化之大手笔。
南诏统一六诏建立政权以后,虽臣属唐王朝,可是夹在吐蕃与大唐之间,不得不采取一种平衡外交的策略,以求平安。但是由于天宝年间奸相杨国忠用事,欲在南诏王室安置亲信不果,其爪牙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云南太守张虔陀等狂妄昏庸,一味压制南诏,激化了矛盾。时逢张虔陀依仗其势胡作非为,对南诏王极不尊重,甚至当众侮辱其妻女,极大地伤害了阁逻凤的感情而被杀。于是唐王朝派鲜于仲通率兵六万攻南诏,结果在西洱河一战全军覆灭,仅鲜于仲通逃脱,三年后,唐王朝又派大将李宓率军十万征讨,遭南诏吐蕃南北两面夹击,又是全军覆没。两次战事都发生在天宝年间,故称天宝之战。南诏虽胜,但南诏王阁逻凤知道,大理久为中华疆土,一时交恶是不得而已,便收拾唐军将士遗骨,在西洱河边“祭而葬之”,名为“大唐天宝战士冢”,当地人称“万人冢”。后人为阵亡唐将李宓也立庙永祀,并奉为“本主”,该庙就是斜阳峰下的“将军庙”,天宝战后,阁逻凤统一了云南,威望日显,并致力于与唐修好。大唐后经安史之乱,也重新调整了与南诏的政策。至唐德宗贞元十年(公元794年),派使者与南诏王异牟寻(阁逻凤之孙)会盟于点苍山下,叛唐43年的南诏,终于实现了与唐修好的宿愿。
阁逻凤令当时南诏的汉族清平官(宰相)郑回撰文,详记战争原因和经过,表述被迫叛唐的苦衷及愿与大唐永世修好的愿望,同时叙述了南诏的政治制度和经济情况。刻巨石刻字为碑,于公元766年立于太和城国门外。“德化”二字,意为“以德化怨”。
太和城遗址及德化碑可乘下关至大理古城公共汽车,票价1元至2元(中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