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川南关清真大寺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陕西旅游出版社《中国行旅游手册宁夏内蒙行》第23页(1323字)

位于银川市南关南环东路。明末清初始建于银川南门外,1915年迁至城区,1953年经过扩建,成为一座拥有大殿63间、面积1200多平方米,南北配房41间,占地为20多亩的建筑群。原寺为中国传统古典建筑风格,殿堂门窗皆为红松木,雕刻工艺精细,“文革”中遭拆毁。1981年重建,为阿拉伯式建筑风格。

现南关清真大寺占地3亩多,建筑面积2074平方米。主体建筑分上下两层,礼拜大殿位于上层,沿着弧形阶梯拾级而上,是二层平台,平台与大殿之间有一道汉白玉贴面的双心圆券柱廊。大殿呈正方形,边长各21米,窑殿用汉白玉做成圆心复叶型壁龛形式,上刻《古兰经》。大殿中部有4根绿色瓷砖贴面的方柱。大殿顶部为一大穹顶,直径为9.5米,四角各为一小穹顶。大小穹顶通体全绿,顶部均有宝瓶装饰,其中大穹顶上的新月距地面22米。大穹顶底部与殿内的方柱之间为圆柱形的鼓座,开设有24扇天窗,加上大殿内南北两侧各开6扇大窗,增加了殿内的光照亮度。此外,殿内还悬19盏大宫灯,墙壁置双管玉兰灯。礼拜大殿下层为小礼拜殿、阿訇住房、会客室等,以回廊相连接。以后,该寺在大殿前又添建了两座方柱形的“邦克楼”和两侧长廊,使整个清真寺的风格浑然一体,典雅华美,庄重宏伟。殿前还有一喷水池,每逢春夏绿萍浮水,莲荷映月,绿树成荫,百花争艳。

银川南关大寺建筑新颖,一度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的标志性建筑物,加之该寺位于城区,交通方便,因而成为宁夏境内吸引国内外旅游观光客人最多的人文景点之一。游客可乘1、2、3、11、19、20等路公共汽车或中巴车、出租车抵达商城或南门广场下车,稍行不远即可到达。

宁夏特产(五宝):

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宁夏拥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农副畜产品。其中最主要是被誉为“红、黄、蓝、白、黑“宁夏“五宝”的枸杞、甘草、贺兰石、滩皮、发菜。

回族的文化艺术语言

回族通常使用汉语。民族聚居地区,除使用汉族方言外,还保留着相当数量的阿拉伯语和波斯语语汇。如:多斯蒂(兄弟)、色俩目(您好)、失奴底(满意)、都士曼(敌人)、伊不利斯(魔鬼)等等。这构成了回族人民经常使用的一种特殊的民族语言词汇。

武术运动

回族视武术为圣行。回族人民习练武术。目的用以自卫。强健身骨。明代中后期,显赫一时的家枪、沙家枪、“回回十八肘”就广为流传。清代中后期又盛行“教门弹腿”。回族中历来有许多名噪武坛的武术家。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