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线漫游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陕西旅游出版社《中国行旅游手册安徽行》第62页(7562字)

八公山

八公山位于淮南市西郊,又名北山、肥陵山。相传,西汉淮南王刘安与苏非、李尚、左吴、伍被、陈由、毛周、雷被、晋昌八位门客(号称八公),在此着书、学道,故以得名。八公山方圆200平方公里,山峰40余座,瞰淮河,临淝水,山势险峻,为寿(县)、凤(台)古城屏障,兵家必争之地。公元383年,前秦苻坚率兵百万南侵东晋少帅谢玄以少量精兵御敌,前秦兵败淝水,苻坚丧魂落魄,看到八公山上草木,都以为是晋兵。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典故即出于此。淝水大战是中国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着名战例。八公山林木葱郁,古迹众多。

寿县在八公山下,淝水绕城而过,与淮南市眦邻,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寿县是豆腐、垂体激素药物、管状射击武器的发明地和“天下第一塘”(安丰塘)的所在地,城内景点有报恩寺、孔庙、魁光阁、范公祠、珍珠泉等。寿县当长淮水冲,东据淮河,西扼淠颍,襟江带河,向为南北争夺之地。今所存城墙为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重建,城墙砖壁石基,周长7147米,高8.33米,顶宽667米四门,均有瓮城。部分城墙因防洪、交通需要改筑石墙,大部分保存完好。

八公山豆腐相传系淮南王刘安所研制。《本草纲目》有“豆腐之法,始于淮南王刘安”的记载。豆腐营养价值很高,当地古称“小宰”,与羊肉媲美。用八公山豆腐做汤浓似白乳,豆腐漂浮面不沉,堪称一绝。餐厅有豆腐宴,色、香、味、形俱佳。

寿阳信天险,

天险横荆关。

苻坚百万众,

遥阻八公山。

——唐,李白

报恩寺

旧名崇教禅院东禅寺位于县城东隅。唐贞观年间(627-649),高僧玄奘法师奉旨创建。大雄宝殿内供唐代木雕大势至菩萨、宋代木雕地藏王菩萨、明末清初泥塑十八罗汉,造型艺术具各时代特色,皆为历史艺术珍品。现已辟为寿县博物馆,所藏明代所铸铜质真武帝君及四侍从像为国家重点文物。大殿侧厅及两厢禅堂,陈列寿县出土文物400余件,如楚王鼎、蔡侯盘与樽、鄂君启金节等,皆为世所瞩目。另有10个舍利银瓶,以及石棺、银棺、金棺等,也是珍贵的佛教文物。

淮南王刘安墓

在八公山下,前临淝水,有汉淮南王墓,高约7米,周166米,系清安徽布政使吴坤修立。刘安(前179一前122),西汉思想家文学家汉高祖刘邦之孙。袭封淮南王。曾招致方士宾客数千,撰成《淮南子》。传说他与“八公”,终成仙而去,其实,他因谋篡帝位罪自杀,受其株连被戮者数千人,死后即葬于此地。

珍珠泉

八公山南有一泉,水涌如珠,并有咄咄之声,故称珍珠泉或咄泉。珍珠泉水质清澈明净,被视为高洁象征。清安徽布政使吴坤修书刻“珍珠泉”碑。碑侧有后人联语:“珍泉洗净贪污气,淮水长流正义风。”

孙叔敖祠

孙叔敖,春秋楚国名相,庄王时为令尹,为政期间,“施教导民,上下和合,世俗盛美,政缓禁止,吏无奸邪,盗贼不起”。其个人生活极其俭朴,“粝饼菜羹”,“面有饥色”。为相12年,死后家中一贫如洗。祠现有大殿3间,碑库3间半,碑刻19方。其中有明万历时所造孙叔敖像,清书法家手书《重修安丰塘记》,并有一碑刻安丰塘地理位置、水源及灌区分布图。

楚相祠堂柏荫清,

芍陂晴藻碧烟横。

欲知遗泽长流处,

三十六陂秋水声。

安丰塘

古代淮河流域着名水利工程,孙叔敖所筑。因孙为楚邑期思人,故当时名期思陂。《水经注·淮水注》谓陂上承涧水,东北流经白芍寺,积而为湖,谓之芍陂。南朝梁时,其地属安丰县,故改称安丰塘。东汉建初八年(83),庐江太守王景修浚,灌田万顷,境内丰给。建安五年(200),扬州刺史刘馥镇守合肥时,再度浚治,历代为利。陂塘最大时,周长达200-300里。

茅仙洞

凤台西南5公里处有三峰山,中峰北麓有三茅古洞。相传汉道士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曾在此修炼,故名。洞口小而腹深,洞内白雾飘忽,岩石如柱,洞中有洞:中峰洞门高1.8米,深17米:东峰洞门高08米,深约20米。洞旁有相传始建于唐的道观,三间三层歇山飞檐式,正殿供“三茅祖师”。洞无盛名,但“有仙则名”,松风清阴,亦有可观。

颍上管鲍祠

颍上县北有管鲍祠,原名管子祠,祭礼春秋时政治家管仲。明万历六年,县令屠隆在重修管子祠时,增祀鲍叔牙,并改今名。管、鲍均为颍上人,“管鲍之交”历来为人称赏。鲍为齐相时,力荐管仲任相,自愿居其下。管仲拜相后,果然治理有方,使齐国愈益昌盛,齐恒公成为春秋霸主。管仲常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鲍子。”

颍州西湖

在阜阳市区,又名汝阳西湖,唐宋时与杭州西湖、扬州瘦西湖齐名,经北宋晏殊、欧阳修苏轼等人悉心建设,而成“天下绝胜”。因阜阳在历史上曾称颍州,故名。因黄河冲毁昔日西湖已淤塞,今日西湖更在旧湖之西。

菡萏香清画舸浮,

使君不复修扬州。

都将二十四桥月,

换得西湖十顷秋。

——宋·欧阳修

刘琦祠

位于阜阳西北,南宋名将刘琦曾在阜阳(旧称顺昌)大破金兀术,故建祠以为纪念。

宋绍兴十年(1140)五月,刘琦赴东京副留守任,途经顺昌,遇金兵南犯。敌酋金兀术扬言:“破此小城,用靴尖即可踢倒。”刘琦协同太守御敌,出奇计,以二万余众击破金兵十万,粉碎其精锐“铁浮图”,“拐子”,金兀术狼狈逃窜,史称“顺昌大捷”。祠内现有正殿三间,题额为“报功堂”、“南宋屏藩”,有楹联写得雄壮,“铁浮图锐利非常,自来中国横行,独畏我顺昌旗帜;金兀术骄狂太甚,妄将坚城踢倒,试问他多大靴尖。”

蒙城万佛塔

蒙城东南有一座万佛塔,塔身内外镶嵌9000多尊佛像,故名。又名插花塔、慈氏寺塔。始建于宋,八角13层,通高38米,塔底周长24.8米。每层有四门和四假门。七层以下门的位置相同,八层以上逐层转换,上下错置。每层飞檐下装饰各种花纹的图案。各佛龛皆置一佛及二弟子像。宝塔造型优美,制作精巧,沿螺旋形塔梯可登至第十层。“古塔插花”是蒙城胜景之一。

庄周故里

县东关外有庄周故里。庄周(前369-前280),战国时哲学家思想家。曾为漆园吏,漆园就在蒙城附近。着有《庄子》。故里原有庄子祠,始建于宋元丰元年(1078),有苏轼所撰《庄子祠记》刻石。明代改建,有逍遥堂、梦蝶楼、道舍、池、观鱼台等建筑,为蒙城主要古迹,有“庄楼梦蝶”、“漆园春雨”等胜景。

捻军起义旧址

原名雉河集山西会馆。清咸丰五年(1855)捻军各路领袖于此聚会,制定“行军条例”、“共建基业”的大纲,决定建立大汉国,公推张乐行为“大汉永王“(又称大汉明命王),统一领导与指挥捻军各部,结束了“居则为民,出则为捻”的流散状态。从此捻军配合太平军驰骋疆场,给清军以重创。会馆门前有石狮、石鼓各一对,后院有大厅五间,琉璃瓦,砖木结构,花格门窗,建筑宏伟。大厅前铜香炉,是捻军聚义时焚香立誓祭天所用。会馆于1938年因战火焚毁,1962年修复,设立了捻军起义纪念馆。涡阳城西北6公里老张家村有张乐行故居,是他早期结捻聚义处。

亳州是一座有3000多年历史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约3500年前,为商之先祖居地。成汤早期建都南亳时,为其近畿之地。今亳州之名源于此。汉魏之际,亳州人物杰出,亦风云际会之地。曹操、曹丕、曹植和华佗、夏侯玄等均为亳人。在政治、军事、文学、医学、玄学方面都是当时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华佗为世界医学史上最早以全身麻醉进行手术的医学家,所用“麻沸散”即以亳州中药材制成。曹操献于汉献帝的“九酿酒法,乃亳州传统酿酒技术。

曹丕代汉建魏之后,亳州政治地位显要,黄初二年(221),定为陪都,与长安、许昌、洛阳、邺城并称“五都”,为亳州历史上最为显荣时期。亳州的名胜古迹也多在这一时期。

本线路的终点是亳州

古地下运兵道

位于城区地下。传为曹操地下运兵时筑。地道内发现有汉唐宋等朝钱币及大量唐宋瓷器和灯盏,且地道宽窄不同,高低不等,结构不一,恐非一时所筑,似始修于汉魏,唐宋时期仍在使用,主要用途为地下运兵。金元时似已废弃,张柔修甬路亦未言及地道。至1938年始被发现,1969年在人民路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两侧挖出近2000米,上距地面1.7-3.5米,有单行道、平行双道、上下两层道三种,纵横交错、互相通联。一般高1.45-2.1米,最高达3.5米,宽0.6-1.2米,各地道相接处呈“T”形,转弯处有障碍墙。道壁设有灯龛。平行双道之间相距约2.5米,有方形孔洞相通,可以传话。部分地道为砖结构,砖木结构或土木结构。地道规模宏大,设计精巧,为我国古代军事上罕见的防御工程,有“地下长城”之誉。

道德中宫

又名老祖殿。为奉祀老子处。老子,春秋末期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哲学思想以“道”为核心,用以解释宇宙万物的本质、构成、变化和本原,认为宇宙万物均由道演化而来。道德中宫始建年代已难以确考。今存山门三间,前殿祀人祖,后殿祀老子。大殿东西两院分别题“紫气东来“、“青西渡”门额。老子故里在元代以前属亳州,故唐高宗、宋真宗皆至亳州祀老子。道德中宫前有问礼巷,传为孔子向老子问礼处,孔子曾谓弟子曰:“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邪!“虽彼此思想不同,但孔子对老子评价很高。

华佗祠

华佗(?-208),汉末医学家。又名剪,字元化,沛国谯(今亳州市)人。创用麻沸散施行腹部麻醉手术。又创“五禽戏”,强调体育锻炼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因不从曹操征召,被杀。华佗祠始建于明代,因庙内住持世代为尼,亦称华祖庵。

花戏楼

位于北关西北隅,为大关帝庙建筑群的组成部分。因戏楼遍雕戏文故事,彩绘艳丽,俗称花戏楼,又名歌台,为典型清代戏台建筑,建于康熙十五年(1676)。戏楼为绿琉璃瓦组合歇山顶,两侧为钟鼓楼,均镶有水磨砖立体透雕,内容有戏文6出、人物故事16幅、动物故事24幅,共刻人物115个、飞禽33只、走兽67只及亭台楼阁等多处。构思新颖,刀法圆熟,精美绝伦。戏楼左右与钟鼓楼相连,平面呈“凸”字形,底层即大门通道。戏台正中屏风透雕二龙戏珠,上悬“演古风今”匾额,台前明柱挂有木刻对联:“一曲阳春唤醒今古梦,两般面貌做尽忠奸情。“柱枋之外镶有三国戏文18出,《长坂坡》透雕三层,镂刻人物23个、战马13匹,维妙维肖,栩栩如生。楼檐、悬枋、板壁、栏杆、柱础等处尽皆雕饰。藻井彩绘9幅,皆戏文故事和各种图案,色彩鲜艳,富丽堂皇。整座戏楼雕绘满眼,美不胜收,对研究清代早期戏曲建筑艺术具有重要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曹操家族墓群

亳州南有曹操家族的墓茔,又称曹家孤堆,包括曹四孤堆、马园西地墓群、袁牌坊南地墓群,姜家孤堆等,面积约10平方公里,有曹操父曹嵩墓、嵩父曹腾墓、腾兄曹褒墓、褒子曹炽、曹胤墓等。近年考古发掘了其中三座墓葬,以曹腾墓最为宏大,有七个石室,犹如地下宫殿,有大型画像石刻、彩绘等。出土银缕玉衣一件、铜缕玉衣二件、字砖374块,上有今草、章草、真、行等体,对研究我国古文字、书法艺术及服饰文化等皆有重要价值。

曹腾墓在董园村东南,一般称董园二号墓。曹腾(?-160),宦官,谯(今亳州市)人,曹操祖父。历事四帝,“未尝有过”,封费亭侯。墓为石结构,以872块条石筑成。有甬道、前室、中室、后室和南北耳室、东南偏室,墓室长15.3米,宽10.2米,高3米,以中室最大,约25平方米。各室内壁均绘有彩色壁画,因盗掘焚烧,画面隐约可见天象图、游天图、仙境图、仕女图等。甬道两壁及石门内外均有雕像,阴刻线粗犷简练,形象生动。门边阴刻青龙、白龙、朱雀,玄武。门额双层青石,上层刻有双凤,凤前燃篝火,下层刻养鹿图。此墓对研究东汉后期墓葬和社会历史具有重要价值。附近有董园一号墓,为曹操父曹嵩之墓。

魏武故里遗址

曹操故居遗址在城东贾店村,约2000平方米。《水经注·涡水注》:“城东有曹太祖故宅。所在负郭对廛,侧隍临水。“《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书》言操为议郎时,因朝政昏暗,“常托疾病,告归乡里,筑室城外,春夏日读书传,秋冬弋猎以娱乐”。故里附近原有魏武庙,宋人穆修有《魏武帝庙帐殿记》。操居故里时,曾筑东、西观稼台,亦风景佳处。

汤陵

位于谯陵北路涡河北岸凤头村。亦称汤王墓,传为商王汤衣冠冢。汤,商朝的建立者。陵始建年代无考。《皇览》言及“涡北凤头村有成汤故垒”,又言汉哀帝建平元年(前6)命大司徒、御史长卿至谯谒汤陵。陵高约6米,周长55.4米,墓碑书“商成汤之墓,两侧有两碑,左为康熙二十年(1681)重修时所立,右为乾隆三十六年(1771)所立。相传陵西有桑林,为汤祷雨处;东有桐宫,为伊尹囚太甲处。陵园松柏苍翠,古木摇风,有肃穆庄严之感。

陈抟故里

陈抟(?-989),五代末宋初道士。字图南,自号扶摇子,有济世之志,举进士不第,遂不求禄仕,以山水为乐,初隐居武当山,后隐于华山。周世宗赐号白云先生,宋太宗赐号希夷先生。道教徒尊称“陈抟老祖”。精于《易》学,以图式解《易》,其学说对宋代理学的形成有直接影响。

陈抟能、善书法绘画,尤长画竹。但以善睡着称,古代戏曲有《陈抟高卧》一出,他每寝处多百余日不起,云为抱龙眠养生睡功法,宋太宗赵匡义赠诗谓其“浓睡过春花满地”。市南宋塘河西陈家营村,为陈抟出生地,后人在此立庙祭祀,亦称陈抟庙、希夷祠、陈氏家庙。

亳州交通十分便利,经国道105可在河南商丘转向陇海线或直入江苏,经国道311向西也可入河南,并在太康与国道106交汇,直通南北各地,或向东北过淮北地区徐州:铁路方面有京九线穿过境内,便利的交通网络为安排以后的行程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亳州美食

古井贡酒、减酒、小跑卤肉、银元烧饼、太太鱼、一闻香包子

工艺品

剪纸、木雕、毛毡制品、丝织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