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兰教圣墓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陕西旅游出版社《中国行旅游手册福建行》第113页(738字)

伊斯兰教圣墓在泉州东门外灵山南麓。景区内绿草如茵,一块岩石兀立于大盘石上,石上镌有“碧玉毬”三个大字,据说这“碧玉毬”风吹会动,却又经得起无数次台风地震。民间都称它为“风动石”。“玉球风动”即泉州有名的一景。

“风动石”后便是伊斯兰教圣墓,又称“灵山圣墓”。据《闽书》记载,唐武德年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四个弟子来中国传教。第三、第四个弟子(人称三贤、四贤)逝世后葬在灵山。灵山圣墓是继麦地那的穆罕默德墓和伊拉克的阿里墓之后的伊斯兰教第三圣墓,又称三贤、四贤墓。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墓地正中石亭中并列着两座花岗岩棺墓,即三贤、四贤灵柩所在地。墓后倚山建蹄形回廊,立石碑五方。其中最重要的是阿拉伯文青石碑和“郑和行香碑”。前者立于元至治三年(1323年),碑文记述三贤、四贤事迹。后者记载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郑和第五次下西洋时曾到此行香,为国内外研究中外交通史及郑和事迹的实物资料。墓周有许多穆斯林墓,东湖至灵山下的广大区域为伊斯兰文化区。

南音

南音,又称南曲、南管、弦管,是流行于闽南语系的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戏曲,保留了汉以来中原古雅乐的许多特点。

南音曲调典雅柔美,具有宫廷音乐的气质及浓郁的乡土气息。演奏形式是四管清唱或八音合奏,被称为中国音乐的“活化石”,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一个乐种。

交通:乘7路中巴车可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