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陕西旅游出版社《中国行旅游手册贵州行》第30页(1567字)

花溪位于贵阳市南郊,为南明河上游流经花溪镇的水域。长约17公里,因四季花团锦簇、落英缤纷故名花溪。因仡佬族曾在此聚居,也曾名为“花仡佬”。

花溪在布局上的特点是四山夹一水,四山即麟山、山、龟山和凤山。清道光年间,当地一世家因几代皆有功名,便将成功的经验归纳为驻地有灵秀之气,遂在麟山建楼,龟山筑阁,蛇山种柏,缀以双亭,并在河中叠石为坝,潴水为潭,疏浅渚为洲,修隙地为屿,并修建一庭院,名“借花草堂”。从此,花溪山水初露光彩。抗日战争时期,内迁西南的上海、杭州的大学都曾开课于花溪。1940年,国民党贵州省政府将花溪建为“中正公园”,能以国民党领袖的名字来命名公园,足见花溪的山水秀美程度之高。1944年,巴金与萧珊在花溪度蜜月,并写出长篇小说《憩园》上半部。

花溪景点众多,分为7个景区,分别是十里河滩、天河潭、燕楼林、青岩古镇、黔陶孟关、高坡、小碧。

十里河滩是花溪景色最秀美、最集中的一个景点。麟山、蛇山、龟山、凤山四山中,麟、蛇踞北岸,龟、凤峙南岸。麟山最高,山顶独石嶙峋,好似神兽麒麟的犄角,麟山以此得名。从山脚拾级而上,阶旁山上,古藤缠绕,坚石密布,细草幽花没径。山腰有一洞,名“飞云洞”。洞外缘岩建一阁,檐角高啄,翼然欲飞,名“飞云阁”。顶端的“倚天亭”,更有“刺破青天锷未残”的气概。纵目下瞰,花圃农田,红桥碧水,楼台亭榭,绿树粉墙,如同浓淡相宜的水墨画,美景纷呈。尤其是放鹤州上,小汀三五,草长烟生,流水回环,曲桥多姿,各尽其妙。龟山如寿龟匍匐园中,山势西来,流水东去,山上的疏林茂草中筑一阁,供游人闹中取静,品茗对弈。蛇山舞麟前,凤山立龟后,各得其所。从花溪大桥至放鹤洲前,水势平稳,天光云影、树态花姿,倒影水中,像一幅静止的画面,永远定格在游人的心中。放鸽桥到放鹤洲,清流被河床中杂陈的石礁牵引,时分时合,回环往复,一道天然岩障从东南向西北隆起,将河水折成两叠。流水漫过岩障,形成一道低瀑,白色瀑帘如纤女浣纱,惹人激起许多美妙联想。瀑流之上,有石礅百余,露出水面,蜿蜒如脊,游人在上跳跃行走,别有情趣,放鹤洲上,芦苇丛生,桃树杂植,春天落红缤纷,秋来芦花萧萧,过了放鹤州,是一泓平静的深潭,接着就到了坝上桥。坝上桥连接龟、蛇二山。桥的一面瀑流奔腾,飞珠溅玉,另一面积水渊深,沉沉如镜。动静相宜,谐为一体。

花溪的水清、山秀、花更好。花圃中,生长着近千种名花异卉。春天,红云漫地,香雾空濛;夏天,睡莲凌波,榴花似火;秋天,桂子飘香,金菊迎客;冬天,寒梅傲雪,盆花斗妍。此外还有兰草、刺梨、杜鹃、百合、金银花、野菊、鸢尾、千里光等数十种野花,在路旁岩畔,争妍竞媚。百花丛中,彩蝶飞舞,是一只只舞蹈的花的精灵。

花溪周围的布依村寨依山傍水,苗族村寨据山临谷。他们语言各异,服饰纷呈。到了民族节日如“三月三、“四月八”、“六月六”等,这里便成了笙歌的海洋。苗族、布依族的男女青年们身着绚丽的民族服装,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跳花、跳洞、跳场、对歌、谈情、吹芦笙、奏唢呐、唱山歌、观斗。用少数民族特有的方式,奔放热烈地表达他们对生命的理解,对爱情的追求。

在花溪风景区还有很多美景,碧云窝就在公园的上游。碧云窝由湖及低洼湖滩构成,此处绿荫如织,花卉遍植,空气清馨,景色异常秀美。附近建有一些别墅和宾馆,时而从浓荫中浮出一阙,恍若仙阁。

上一篇:青岩古镇 下一篇:百花湖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