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胜民俗风情

出处:按学科分类—历史、地理 陕西旅游出版社《中国行旅游手册广西行》第82页(2049字)

禁风节

桂林市桂林县庙坪瑶族传统节日,在农历正月二十日,传说远古时,风神发怒,村寨受灾,经仙人指点,正月二十日禁声禁风,祭祀风神,果然灵验,便形成了禁风节。

赶山围猎

胜县瑶族狩猎习俗。赶山前要祭山神。祈求保佑狩猎顺利,人员安全,有“偷”祭“媒山”仪式,据说被鸡主人臭骂一顿,更加吉利。到围猎点,猎手们设卡,分散包围,同时放猎搜寻,叫“围厂”,一次失败,再行组织,直至猎获为止,如猎获老、豹子、野等凶猛兽物,立即开膛,吮吸兽血,可增强男子汉的精血和阳刚之气。结束要吹“收山”号角,跳长鼓舞拜朝天鸣枪,庆祝胜利。

唱盘山王歌盘族是瑶族一个支系。信奉盘王,相传他们祖先“漂洋过海又过江”走了三个月,船在海中遇浪,想到盘王,向他祈祷,感动盘王,风停浪息,船平安抵岸,因此订下男女青年举行婚礼时,唱盘王歌以还盘王愿的规矩。盘王即开天辟地的盘古,盘王歌由师公和伴娘带领6位盛装童男童女同唱,并用铙、笛、响板和长鼓等乐器伴奏。

夜婚

也叫“火把婚”,婚期在晚间,新郎带二三十人,点火把,边走边唱,直往女家。进寨门以歌声盘问,对答无误才可迎娶。新娘上路,由二三十位伴娘陪送,一路以歌声笑声相伴,新人入洞房后仍以对歌为主直到天明。

龙胜龙脊一带壮族结婚时有背新娘、砍梯、拆桥、对歌等独特婚俗。背新娘者由一父母健在、子女双全的男子或姑娘的父亲来担任,新娘到夫家,不坐轿,由十几位伴娘和歌手陪送,要踏着临时搭的竹梯上楼,再走为她架的“新桥”进入洞房,然后“砍梯”“拆桥”表示新娘已无后路,永落夫家,也寓意新人结合,如意美满,白头偕老,永不变心。晚上伴娘和歌手要与寨上小伙对歌,连唱3夜,有些青年通过这种机缘有了意中人。

三月三和歌圩

壮族传统歌节,又叫“三月三”“歌圩节”。

分日歌圩和夜歌圩。日歌圩在野外,以倚歌择配为主要内容。夜歌圩在村里,主要唱生产歌、季节歌、盘歌和历史歌。里现在,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府将农历三月三视为壮族歌节,逐渐发展为文化艺术节。

魂节

农历四月初八,又称脱轭节。传说是牛王诞辰。此日要给牛脱轭,刷洗身子,打扫牛栏,不准役使,还要给牛唱歌,喂乌米饭。牛魂节表现了壮族人民对耕牛的爱护。

干栏也叫木楼,吊脚楼,分两层,上层住人,下层养畜堆物,干栏以神龛为中心,居中为家公住房,左角是家婆,主妇房在右角,丈夫房在万堂右侧,客房在前庭左角,姑娘在右角楼梯旁,最大特点是夫妻异室。现在内部结构略有变化,但基本格局不变。

壮家服饰

广西的壮族有两支,龙胜的属于北壮。龙脊梯田闻名于世,龙脊姑娘的夏装也是一道美丽的风景。她们的上衣选用上乘细棉布制成。平领、对襟、中袖。中襟结有两颗别致素净的手工布扣,袖筒中腰及袖口缀着“花栏杆”,内胸套褂线底细花胸围。腰身宽畅平展,不讲究曲线美。下身是青色宽筒便裤,裤筒中腰亦镶上两道各宽一寸左右的缎底绣花边。加上头结印花头巾,耳悬串珠耳坠,手套银质镯环,脚穿竹麻草鞋,更显得仪态娴雅。

龙胜壮族的“打扁担”欢快活泼,“狮公舞”古朴神秘。侗族的“多声部民歌”优雅动听,还有欢快的芦笙舞,诙谐喜闹的”新娘挑水”。苗族的珍珠油茶,甜美醇正的壮乡“龙脊水酒”;独具风味的侗家“酸宴”,令人垂涎的瑶家“竹筒饭”,都是享誉世界的饮食文化。还有古朴典雅、构造精巧的侗乡风雨桥、鼓楼、壮乡的麻栏木楼,苗家的吊脚楼、瑶家的半边楼、石板路等各具风格的民族建筑,更令人饱享眼福,流连忘返。壮、瑶两族有许多形式独特的民族习俗,了解了他们的传统,你才能理解他们的生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