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湖北人民出版社《鬼谷子辞典》第353页(719字)
【生卒】:?—公元前643
《史记·齐太公世家》记载:武王灭周时,姜尚为军师,因立了大功,武王分封姜尚于齐,故桓公为姜尚的后代。襄公被杀后,公子小白从莒国取得政权,随后,经鲍叔牙举荐,任管仲为相,“桓公既得管仲,与鲍叔、朋、高傒修齐国政”(《史记·齐太公世家》)。对内,积极进行改革,对外大举征战,扩充国土,力争图取霸业。桓公认为,要想图得霸业,称雄天下,必须打起一面人心所向之旗,即尊崇日益衰败的周王,驱逐扰乱诸夏各国的夷狄,故而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这一口号,也成为春秋前、中期一些大国君主们团结华夏诸国力量,称雄图霸的一个共同口号。
在此口号下,桓公率军北征,和燕密切配合,打败了山戎,同时击败了山戎的同盟国孤竹和令支,使齐在燕及渤海东北部的一些小国中赢得威望。接着,狄人又进攻邢国并灭掉卫国,桓公又召集宋、曹两国以及齐国的军队前去救助,打败狄人,并组织诸侯各国力量帮助邢、卫重建城镇,重整家园,使之在中原诸侯各国中威望日益提高,接着,为了制服楚国,公元前656年,齐桓公率鲁、宋、陈、曹、郑、许八国军队,首先讨伐依附于楚的蔡国,又乘胜入楚境,楚成王看到齐军来势甚猛,一面率大军迎战,一面派大夫屈完与齐讲和,桓公看到此时灭楚时机尚不成熟,便于召陵(河南郾城东)与楚及中原各国订立盟约,至此,桓公始取得霸主地位。
此后,桓公几次大会诸侯,公元前651年,桓公利用自己率诸侯军队逼退楚军建立起来的威望,在葵丘(今河南兰考、民权境内)召集诸侯开会,共立盟约,辅佐王室,周天子派人参加,其霸业达到顶峰。不久,桓公去世,内部争权夺利,霸业骤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