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禅宗词典

报恩寺

书籍:禅宗词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哲学、宗教 湖北人民出版社《禅宗词典》第246页(583字)

①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城北人民路,又名“北禅寺”。

始建于三国东吴赤乌(238-251)年间,初名“通玄寺”。唐开元二十六年(738),改称“开元寺”,后毁。后唐同光三年(925),吴越王钱镠改称“报恩寺”。宋代则易名“万寿报恩光孝寺”。

明永乐(1403-1424)年间,改称“北禅寺”,别称“北寺”。明清以来,为东南一大禅林,巨匠辈出。寺内有一塔,高76米,宏伟壮丽,为苏州诸塔之冠,并有“江南第一塔”之誉。观音殿建于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殿内原供有高数丈的不染尘观音像,故称“不染尘观音殿”,又因主要构件使用楠木,俗称“楠木观音殿”。

此殿是苏州现存最完整的一座明代建筑。殿内还有彩绘数十幅,绘有人物、花卉、鸟兽、山水等。寺内尚存张士诚记功碑、藏经楼等文物古迹。②位于安徽省寿县城关东北角。

相传为唐贞观(627-649)年间玄奘法师奉敕建造。原名“崇教禅院”、“东禅院”、“东禅寺”。明洪武(1368-1398)年间改称“报恩寺”。现寺宇为清代建筑,主要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禅堂、客堂。

大雄宝殿金碧辉煌、雄伟壮观,殿中陈列唐宋明清各朝木雕、铜铸、泥雕造像。唐代木雕像,恬静庄严,颊丰颐满;宋代木雕像,低眉默坐,表情生动;明代铜铸,简洁浑厚,意态如生;明末清初泥塑十八罗汉,姿态各异,造型奇特,堪称艺术珍品。

上一篇:报国寺 下一篇:两片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