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青年读书辞典

《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青年读书辞典》第42页(906字)

【着者】:

艾思奇着。艾思奇(19101966),中国现代哲学家。本书1961年首次出版,以后多次再版。是一本系统地阐述克思主义哲学思想的名着,多年来一直作为中国大专院校的哲学教材。全书由绪论、上篇和下篇组成。绪论从中外哲学发展的历史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上的一次革命性变革,阐述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和方法。上篇为辩证唯物主义。从世界的物质性出发,论述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高度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存在的反映,但又对存在有反作用的原理。然后论述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和否定之否定规律。接着探讨了本质与现象、形式与内容、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可能与现实5对辩证法范畴,每对范畴都以对立统一为核心展开其相互关系。在认识论问题上,作者强调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革命的、能动的反映论,指出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基础、动力和目的,人的认识过程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的辩证过程;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真理、认识真理和真理的发展都是一个过程,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实践。下篇为历史唯物主义。一开始分析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对立,指出了旧历史理论的缺陷和新历史理论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展开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体系。首先,论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既相适应又矛盾的运动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以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为基础,社会的发展经历了从原始社会至社会主义社会的五个基本阶段。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社会主义又有其特殊性。其次,论述了阶级和国家的实质和相互关系、社会革命产生的条件及其作用和性质;论述了社会意识的一般特点以及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和科学、艺术、宗教等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最后,高度肯定了人民群众在历史上的作用,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评述了群众和杰出人物各自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整个体系结构严谨,内容充实。虽然个别观点和例证不够准确,但是其理论框架比较合理,因而成为近年来我国若干哲学新教材的蓝本。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