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青年读书辞典

《三国演义》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青年读书辞典》第345页(1111字)

【着者】:

又名《三国志通俗演义》。长篇小说。罗贯中着。罗贯中(约1330约1400),中国元末明初小说家。本书描写了东汉末年黄巾起义至西晋统一时期中国近百年的历史变迁。汉末,社会黑暗,民不聊生,爆发了黄巾起义。在镇压起义的过程中,各路诸侯乘机而起,争权夺地,割据称王。灵帝死后,曹操专权,挟天子以令诸侯。在官渡打败袁绍后,统一北方,独霸中原。不久带兵南下,直逼江南。占据江东的孙权一时战和难决。诸葛亮刘备三顾茅庐后出山,说服孙权缔结了孙刘联盟。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破曹兵,三国鼎立的局面形成。此后,三国之间又经历了多年的征战。曹操死后,曹丕自立为帝。司氏灭了蜀、吴,三国统一于西晋。小说通过这一时期各个政治集团的兴衰起落,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丑恶和罪行,反映了大动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痛苦,表达了人民反对战争、反对分裂,要求和平统一的愿望。书中有着宣扬正统、“尊刘抑曹”的思想倾向。作者把刘备集团作为仁善宽厚的代表,把曹魏作为暴戾残酷的象征,表现了作者向往“仁政”、“王道”的政治思想。这种思想在某些方面反映了古代人民对政治的价值取向和选择,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首先,作品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其中最出色的是诸葛亮和曹操。作者善于在尖锐的冲突中,通过人物自己的言行突出人物的特性。小说通过隆中对策、舌战群儒、巧借东风、六出祁山等情节的描绘,成功地刻画了诸葛亮胸富韬略、沉着机警、高瞻远瞩的政治家形象。作为野心家、阴谋家的曹操,小说突出表现他的诡诈、多疑、机变,是一个封建统治者的“奸雄”典型。作者还善于运用对比、夸张、烘托等手法,凸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刘备三顾茅庐、赵云单骑救主、张飞长坂坡退敌都是很好的例子。全书出场人物多达数百,其中许多人物,如勇猛的张飞、宽仁的刘备、忠厚的鲁肃、奸诈的司马懿都刻画得较为成功。其次,小说对于战争的描写十分出色。作者善于在展示人物思想性格上铺展战争的描绘,如赤壁之战,作者抓住参战三方的主要矛盾,通过公开或隐蔽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突出描写曹操、周瑜、诸葛亮的智慧和才能较量,把一场复杂的战争写得有声有色。书中大大小小的战争有40余次,大多写得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再者,在结构上,小说以蜀、魏斗争为重点,以蜀汉为中心展开故事,结构全书。尽管人物众多,事件纷繁,但完整严密,井然有序。作品的语言吸收了我国文言文的精华并加以通俗化处理,既简洁明快,又生动活泼。《三国演义》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对后世的历史小说、戏曲和说唱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文学史上有崇高的地位。

上一篇:《长生殿》 下一篇:《水浒传》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