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青年读书辞典

《韩非子》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青年读书辞典》第20页(1047字)

【着者】:

韩非及其后人着。

韩非(约前280-前233),中国战国末期思想家法家主要代表人物。《韩非子》今存55篇。与《汉书·艺文志》着录的篇数相同。重要的有《孤愤》、《解老》、《喻老》、《难势》、《问田》、《定法》、《五蠹》、《显学》等篇,是集先秦法家学说大成的代表作。

法家主张以法治国。西汉以后封建统治者虽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但仍采用“外儒内法”,儒法兼治的统治术。书中阐述了“古今异俗”的历史进化论,把人类发展史划分为上古、中世、当今3个时期,认为每一个时期都有自己的特点,随历史条件的发展而变化,而时代条件发生了变化,统治措施也要作相应的改革,这就是所谓“古今异俗,新故异备”。书中还系统阐述了“法、术、势”的法治理论,所谓“法”,指由封建君主统一公布施行的政策、法令;所谓“术”,指封建君主的统治术;所谓“势”,指封建君主的权势。

要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就必须把“法”、“术”、“势”统一起来,相辅为用,构成一个有机的政治——思想体系。《韩非子》克服了前期法家思想家商鞅、申不害和慎到等人思想体系的片面性,提出了完整的法治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历史需要,这是其进步性的一面。秦王政采纳并实践了韩非的学说,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专制的国家。但书中所主张的赤裸裸的暴力统治和君主专制,又具有明显的镇压劳动人民的性质,是“苛政”的思想根源。

《解老》、《喻老》两篇,是中国最早用唯物主义观点解释老子》学说的论着,篇中用大量的故事比喻,解释《老子》书中的某些句段,并加以发挥,例如在对《老子》的“道”进行唯物主义改造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哲学范畴“理”,正是有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具体法则的“理”,事物之间才有方圆、长短、粗细、坚脆之分,千差万别的事物才不会混淆。书中还阐述了注重“参验”的唯物主义认识论,就是说判断一种认识是否正确,不能只听一面之辞,更不能凭主观成见,而要重视“参伍之验”,即对各种情况进行排列、分类,加以比较、研究,进行分析、验证。还通过“矛盾之说”阐发了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包括矛盾的同一性与不平衡性、矛盾转化的条件性以及斗争性在矛盾转化中的作用的思想。《韩非子》一书还是战国时期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

韩非子善于运用历史故事和世俗人情来说明论证他的观点,深入浅出,周详细密,犀利敏锐,具有雄辩的力量,其作品也是优秀的散文。较好的注本有清代王先慎“集解”和现代梁启雄“浅释”等。

上一篇:《公孙龙子》 下一篇:《吕氏春秋》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