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青年读书辞典

《尚书》

出处:按学科分类—综合性图书 湖北人民出版社《青年读书辞典》第177页(761字)

【着者】:

又称《书》、《书经》。

孔子删订整理而成。孔子(前551-前479),中国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创始人。

本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记言史书。原书100篇。

秦始皇焚书,已散失。到汉文帝时,由秦时曾任博士官的老儒生伏生口授,共得28篇,用当时通行的隶书抄写,故称《今文尚书》。

从此由史书变成儒家经典之一。西汉中期,相传曾几次出现用先秦文字书写的本子,称为《古文尚书》,由此引起学术史上长期的今古文之争。

现今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的《尚书》,是《今文尚书》与《古文尚书》的合编本,共58篇,其中今文、古文篇目均有的33篇(由后人将汉代的28篇析成)为真,其余的为伪作。

伏生所传28篇以朝代分,计有《虞书》2篇,《夏书》2篇,《商书》5篇,《周书》19篇。内容上起虞(前21世纪之前),下至秦穆公(前659-前621),共1500多年的历史。有的篇草,如《虞书·典》、《夏书·禹贡》等,属于战国时代的作品。

本书以记言为主,大都是商、周两代君臣的对话记录以及后人加工编成的虞、夏史事的记载,实为政治文献汇编。按其性质可分为两大类:(一)有关帝王事迹、典章制度、国事议论的历史记载;(二)誓师词、策命、诰词等文书档案。

本书保存了中国奴隶社会最早的一批重要文献,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如《周书》19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诸如武王伐纣、周公讨叛、营建洛邑、分封诸侯等周初统治者所进行的一系列活动。

其缺点是:(一)各篇之间缺乏内在联系,又无明确的时间记载顺序,给古代史研究者留下很多困难;(二)文字古奥,且多脱漏,至使义理不明,晦涩难懂。自汉代以后,历代经学家争相为《尚书》作注,但不少是节外生枝、繁辞缛说,反使其义愈晦。

较好的注释书是清人阎若璩的《尚书古文疏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