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势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34页(803字)

在心理学中,指有机体的一种临时状态,它促使有机体以一定方式准备反应,或对环境某些刺激进行某种确定性反应,由德国心理学家缪勒和舒曼1889年提出,原指对某一特定的知觉活动的直接准备性。定势一词现已广泛运用于对各种心理活动的描述,它指由先前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并决定着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心理学家主要在感知领域、动作和思维领域进行定势研究。感知定势是指过去的感知对当前事物的感知的倾向性准备。如人多次地感知两个大小不等的球后,而对大小相等的球也会感知为不相等。动作定势是指表现在运动过程中机体特定方式的准备。思维定势或心理定势是指表现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作特定方式的加工准备。心理学家乌兹纳捷等人把定势作引申扩大化理解,把个性状态也视为一种定势状态,而引起了争论和批评。在日常生活中,定势有时起积极作用,使心理活动完成得又快又好;有时会使人因囿于一定的反应倾向而不能更快更好地适应新情境,妨碍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巴甫洛夫学说可以作为定势机制的一种解释,外界刺激物对人的机体多次作用,或者说外界现象在人面前的多次重复,而在大脑皮层中形成并巩固起一种神经过程运动的系统,被巴甫洛夫称为定型。在正常情况下,人们处于相对稳定的环境,面对相对熟悉的事物,进行着习惯性的、有秩序的活动。文学艺术的欣赏和创造也存在着定势问题。作家、艺术家从小到大一直受到一定的文化、艺术的熏陶,接受了它们的惯例、价值标准,使这些东西在其身上内化,形成一种审美定势,进而成为艺术风格形成的基础。定势效应对于艺术欣赏同样是重要的,如果没有它,我们面对每一件艺术作品,都会感到极其陌生而无法感受与体味。但定势带有一定的惯性和惰性,它有可能使我们失去对文艺的敏感反应,而固步自封、缺乏创新。艺术心理定势既不能没有恒常性,失之则缺乏风格;也不能甚至更不能缺乏可塑性,而陷入模式化、僵化。

上一篇:梦境 下一篇: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目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