率志委和说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130页(1157字)
中国古代文论中论述创作心理的理论,南朝梁刘勰提出。《文心雕龙·养气》云:“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心虑言辞,神之用也。率志委和,则理融而情畅;钻砺过分,则神疲而气衰,此性情之数也。”所谓“率志委和”即是顺着自己的情志,使之达到和顺融融的境界。范文澜解释云:“彦和论文以循自然为原则,本篇大意,即基于此。盖精神寓于形体之中,用思过剧,则心神昏迷。故必逍遥针劳,谈笑药倦,使形与神常有余闲,始能用之不竭,发之常新,所谓游刃有余者也。”(《文心雕龙注》)范注所谓“以循自然为原则”,颇得刘氏意旨。刘勰从“养气”的角度出发,对作家创作的心理状态进行了规范。作家在创作之顷,所要做的是理顺自己的情感世界,即“率志”。刘勰说:“夫耳目鼻口,生之役也。”人有七情六欲,其心理状态常常受到外在感官欲望的役使,使人们不得宁静,人的大脑作为“神之用”,也常为纷乱的思绪所打扰。因此作家在创作之顷还必须超越自我,使纷杂的思绪归于宁静,混乱的内在之气趋于平和。在刘勰看来,“水停以鉴,火静而朗”,故“陶钧文思,贵在虚静”,“疏瀹五脏,澡雪精神”,从而“清和其心,调畅其气”,以一颗洁净无瑕的心灵去构思艺术的华章佳制。刘勰说:“率志委和,则理融而情畅。”心灵趋于宁静,外在干扰尽除,这就为创作中心理的平静奠定了生理基础,通过生理的养气达到心理的理融情畅。刘勰将“率志委和”视为作家在创作中必须遵循的心理规律,如此,才能步入构思佳境。“率志委和”说和刘勰的整个理论体系是款款相扣的。首先,刘勰提倡一种自然而然的美学观,反对矫饰,认为创作心理也应遵循此一原则。《神思》云:“是以秉心养术,无务苦虑;含章司契,不必劳情也。”故在《养气》中,他也反对“钻砺过分”、刻意追寻的创作倾向,以“率志委和”作为最佳心理空间。其次,刘勰考察心理问题,总是和生理联系在一起的。《孟子·公孙丑上》云:“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而刘勰也说:“气以实志,志以定言。”(《体性》)“志”是情感理性活动,它必须寻求生理的支持力量,只有气定才能志足。刘勰正是以此作为“率志委和”说的理论基础的。复次,刘勰一贯主张,审美创造活动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审美心胸。论《神思》,他将“虚静”作为审美飞跃的基础;谈《物色》,也将“入兴贵闲”作为观照物象不可或缺的条件。《养气》中的“率志委和”说是将其他篇章中有关审美心胸的理论进一步系统化。“率志委和”说是在中国文化重养气的丰沃土壤中产生的。此前,孟子曾以“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来论士大夫的修养;两汉以来许多思想家都曾涉及此一问题,王充曾专作《养气》篇。另外在中医、术数等领域也有这种观点。刘勰之后,“养气说”成为中国古代审美心理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理论对后代有程度不同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