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月镜花
书籍:文艺心理学大辞典
出处:按学科分类—文学 湖北人民出版社《文艺心理学大辞典》第387页(587字)
是对意境之虚境中形象的间接性及其审美特征的诗意概括。意谓虚境中的象外之象,是仅可以想见,难以实求的“空中之象”;由于主观心灵的映射,想象中的加工,虽不能实求,但却是生动妩媚的,更具艺术的魅力。“水月镜花”原为佛教之喻,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用于论诗。他说:“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此处“水中之月,镜中之象”,俗本传作“水中之月,镜中之花”。据郭绍虞考证,认为“镜中之花”是不正确的,原文应是“镜中之象”。但自元明以来,“镜中之花”的本子流传甚广,后代遂有“水月镜花”的简文。如明代李梦阳,就很好地发挥了“水月镜花”的观点,他说:“古诗妙在形容之耳,所谓‘水月镜花’,所谓‘人外之人,言外之言’。……形容之妙,心了了而口不能解,卓如跃如,有而无,无而有。”(《论学下篇》,《空同集》卷六十一)进一步强调了虚境中形象的间接性和只能感悟难以传言的美的情韵。清代翁方纲把它与“空中之象”连用,又用它来解释虚境韵味无穷的审美特征。他说:“其谓‘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其谓‘镜花水月,空中之象’,亦皆即此神韵之正旨也。”(《神韵论上》,《复初斋文集》卷八)他所说的“神韵”即意境的“君形者”,也就是意境的审美特征。